(十六)集合框架(Collection和Map)和比較器(Comparable和comparator)


一、集合框架

  1.1  為什么要使用集合框架?

當我們需要保持一組一樣(類型相同)的元素的時候,我們應該使用一個容器來保存,數組就是這樣一個容器。
那么,數組的缺點是什么呢?
數組一旦定義,長度將不能再變化。
然而在我們的開發實踐中,經常需要保存一些變長的數據集合,於是,我們需要一些能夠動態增長長度的容器來保存我們的數據。
而我們需要對數據的保存的邏輯可能各種各樣,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數據結構。我們將數據結構在Java中實現,於是就有了我們的集合框架。
 

  1.2  集合框架的內容

注意:  Collction是接口,而Collections是具體類,里面封裝着大量操作方法。(紫色部分是接口,黃色部分是具體類)

 

 

  1.3  注意

  • foreach遍歷只能用於colletion接口下的(即list和set)和數組,map是不能用foreach遍歷的。
  • 如果是無序的集合比如set接口下的類,因為無序,所以就不能根據索引號來獲取值,比如有序List.get(0)來獲取存在List里的第一個值。
  • 如果我們往集合里(List或set等)添加的是自定義對象,比如我們往TreeSet里添加一個學生類的引用,這個學生類有name、age兩個屬性,如果我們想對name進行排序 比如姓王的排在前面,那么我們需要設置比較器Comparable或compartor,否則會報錯,因為如果沒有設置比較器,那么會對引用進行比較。

 

  1.4  ArrayList類

  • 對於ArrayList遍歷的幾種方法:

 

//利用size()和get()方法對arraylist進行遍歷
List<String> li=new ArrayList<String>();
		li.add("abc");
		li.add("efg");
		li.add("hij");
		li.add("klm");


		for(int i=0;i<li.size();i++)
		{
			
			System.out.println(li.get(i));
		}
 		 //用foreach遍歷
		for(String str:li)
		{
			
		System.out.println(str);
	}
          //用迭代器遍歷Iterator Iterator<String> i=li.iterator(); while(i.hasNext()) { //執行一次next()就會指向下一個元素,所以這里輸出的是efg的下一個元素 if((i.next()).equals("efg")) { System.out.println(i.next()); continu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不滿足條件"); continue; } }

 

  • 注意: 如果要對arraylist進行元素刪除操作即(Iterator.remove()),那么只能用迭代器來進行,其他方法不行。

 

 

  1.5  HashSet

  • set集合是唯一無序的,也就是說里面的對象不能相同,存儲位置也是無序的,其實說是無序只是相對於添加順序來說,在內存中的存儲位置是按照hash算法來存放的,只是這個算法很難算得出存放的位置。不能使用Comparator比較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new HashSet<String>();	
		se.add("111");
		se.add("aaa");
		se.add("1sr");		
		//Iterator迭代
		Iterator<String> i=se.iterator();
		while(i.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next());
		}}

 

 

  1.6  TreeSet

  •  TreeSet可以給Set集合中的元素進行指定方式的排序(即可以使用comparator和compar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new TreeSet<String>();
	se.add("222");
	se.add("bbb");
	se.add("aaa");
	se.add("111");
		System.out.println(se);
	
}
  • 如果往TreeSet添加的是基本數據類型或者String等,那么TreeSet會自動給這些值進行排序。如果添加的是自定義類,那么必須對TreeSet設置排序規則.即我們需要在這個自定義類里繼承比較器接口Comparable和Compartor,然后覆蓋里面的方法;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setget方法、構造方法省略
}
TreeSetApp.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udent> se=new TreeSet<Student>();
	Student s=new Student("張三",15);
	se.add(s);
	System.out.println(se);}

  •  注意:  ArrayList和HashSet和TreeSet中,只有TreeSet和ArrayList的可以實現compartor比較器,TreeSet可以通過構造方法指定compartor比較器,而ArrayList可以通過Colletions.sort(List list, Compartor c)來指定使用compartor比較器。

 

   1.7  HashMap

  • 它是基於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實現,以key-value的形式存在。在HashMap中,key-value總是會當做一個整體來處理,系統會根據hash算法來來計算key-value的存儲位置,我們總是可以通過key快速地存、取val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String> m=new HashMap<String,String>();
		m.put("CN", "中國");
		m.put("JP", "日本");		
		for(String str:m.keySet()){		
			System.out.println(str+"="+m.get(str));
		}	
	}

 解析:  對HashMap進行遍歷,不能直接用for(String str:m) 來遍歷 因為Map接口沒有迭代器Iterator ,只能調用hashmap的里的keySet()方法,這個方法返回一個Set集合,而Colletion接口下的類有迭代器,可以使用foreach()。

 



二、比較器

 

  • 比較器: comparable 和comparator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省略getset以及構造方法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if(this.age>o.getAge()){	
			return 1;
		}
		else if(this.age<o.getAge()){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 }}

 ListApp.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udent> li=new ArrayList<Student>();
		Student s1=new Student("張三",15);
		Student s2=new Student("李四",50);
		Student s3=new Student("王五",25);
		li.add(s1);
		li.add(s2);
		li.add(s3);
		for(Student s:li){
			System.out.println(s.getAge());
		}
	}

 結果:

解析:由結果可知,comparable的比較方法是第一個s1被添加進li中,當s2被添加到li后,把s1的age跟s2的age比,可知s1<s2,所以返回-1,排列結果為:15,50 。 當s3被添加到li后,把s1的age跟s3的age比,可知s1<s3,所以返回-1,排列結果為: 15,50,25.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省略getset以及包含全屬性的構造方法
}

 

ListApp.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udent> li=new ArrayList<Student>();
		Student s1=new Student("張三",15);
		Student s2=new Student("李四",50);
		Student s3=new Student("王五",25);
		li.add(s1);
		li.add(s2);
		li.add(s3);
		
		Collections.sort(li,new MyComparator());
		for(Student s:li){
			System.out.println(s.getAge());
		}
	}

 

MyComparator.java
public class My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Student>{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if(o1.getAge()>o2.getAge()) {
			return 1;
		}			
		else if(o1.getAge()==o2.getAge()) {
			return 0;
		}
		else
			return -1;	
}	
}

 實現升序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