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1和C++98相比有哪些新特性


 此文是如下博文的翻譯:

https://herbsutter.com/elements-of-modern-c-style/

 

 

C++11標准提供了許多有用的新特性。這篇文章特別針對使C++11和C++98相比看上去像一門新語言的特性,因為:

  • C++11的這些特性改變了書寫C++代碼的風格和習慣,也改變了設計C++庫的方式。例如,你會看到更多的被當作參數和返回值的智能指針,還有按值(by value)返回超大對象的函數。
  • 它們被使用的非常廣泛,在大多數代碼中你都能看到它們。舉個例子,在現代C++中幾乎每5行C++代碼你就能看到auto關鍵字。

還有一些其它的非常好的C++11新特性,但先把這篇文章所描述的新特性熟悉起來把,因為這些被廣泛使用的特性展示了為什么C++11代碼是簡潔的,安全的和快速的,就像其它現代主流開發語言一樣,並且性能和傳統C++一樣強大。

1. Auto

在任何可能的時候使用auto。因為有兩個原因。第一,非常明顯,能夠避免重復輸入我們已經聲明的並且編譯器已經認識的類型名稱,這是非常方便的。

 1 // C++98
 2 
 3 map<int,string>::iterator i = m.begin();
 4 
 5 double const xlimit = config["xlimit"];
 6 
 7 singleton& s = singleton::instance(); 
 8 
 9 // C++11
10 
11 auto i = begin(m);
12 
13 auto const xlimit = config["xlimit"];
14 
15 auto& s = singleton::instance();

 

第二,當有遇到一個你不知道或者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類型時,auto就不僅僅是使用方便這么簡單了,比如,大多數lambda函數的類型,你不能夠容易的將其類型拼寫出來甚至根本就不能夠寫出來。

// C++98

binder2nd< greater > x = bind2nd( greater(), 42 ); 

// C++11

auto x = [](int i) { return i > 42; };

 

注意,使用auto並沒有修改代碼的語義。代碼仍然是靜態類型(statically typed),並且每個表達式都干凈利落;只是不再強制我們多余的重新聲明類型的名稱。

一些人開始的時候害怕使用auto,因為給人的感覺像是並沒有聲明(重新聲明)我們想要的類型,這意味着我們可能會突然得到一個不同的類型。如果你想顯示的做強制類型轉換,這沒有問題;聲明目標類型就可以了。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使用auto就足夠了,由於出現錯誤而得到另外一個類型的情況很少見,在使用強靜態類型(strong static typing)情況下,如果類型出現錯誤編譯器就會告訴你。

2. 智能指針,no delete

總是使用智能指針,不要用原生指針和delete。除非需要實現你自己的底層數據結構(把原生指針很好的封裝在類(class boundary)中

如果你知道你是另外一個對象的唯一擁有着,使用unique_ptr來表示唯一的擁有權。一個"new T"表達式能很快的初始化一個擁有 這個智能指針的對象,特別是unique_ptr。典型的例子是指向實現的指針(Pimpl Idiom):

 1 // C++11 Pimpl idiom: header file
 2 class widget {
 3 public:
 4     widget();
 5     // ... (see GotW #100) ...
 6 private:
 7     class impl;
 8     unique_ptr<impl> pimpl;
 9 };
10  
11 // implementation file
12 class widget::impl { /*...*/ };
13  
14 widget::widget() : pimpl{ new impl{ /*...*/ } } { }
15 // ...

 

使用shared_ptr來表示共享所有權(shared ownership)。使用make_shared來創建共享對象更好。

1 // C++98
2 widget* pw = new widget();
3 :::
4 delete pw;
5  
6 // C++11
7 auto pw = make_shared<widget>();

 



使用weak_ptr來打破循環和表示可選性(比如實現一個對象緩存)

 1 // C++11
 2 class gadget;
 3  
 4 class widget {
 5 private:
 6     shared_ptr<gadget> g; // if shared ownership
 7 };
 8  
 9 class gadget {
10 private:
11     weak_ptr<widget> w;
12 };

 


如果你了解到另外一個對象比你的生存周期要長,並且你想觀察這個對象,那么使用原生指針(raw pointer)。

1 // C++11
2 class node {
3  vector<unique_ptr<node>> children;
4  node* parent;
5 public:
6  :::
7 };

 

3. Nullptr


用nullptr來表示一個空指針,不要再使用數字0或者宏NULL來表示空指針了,因為這些是模棱兩可的,既能表示整形也可表示指針。

1 // C++98
2 int* p = 0;
3  
4 // C++11
5 int* p = nullptr;

 

4. Range for


對一個范圍內的元素進行有序訪問,基於range的for循環會是更方便的用法。

1 // C++98
2 for( vector<int>::iterator i = v.begin(); i != v.end(); ++i ) {
3     total += *i;
4 }
5  
6 // C++11
7 for( auto d : v ) {
8     total += d;
9 }

 

5. 非成員begin和end


使用非成員函數begin(x)和end(x)(不是x.begin()和x.end()),因為begin(x)和end(x)是可擴展的,能同所有容器類型一塊工作——甚至數組也可以——並不是只針對提供了STL風格的x.begin()和x.end()成員函數的容器。
如果你正在使用一個非STL集合類型,這個類型提供迭代器但不是STL風格的x.begin()和x.end(),你可以對他的非成員函數begin()和end()進行重載,這樣你就可以使用同STL容器同樣的風格進行編碼。標准中舉了一個例子:數組,並且提供了對象的begin和end函數:

 1 vector<int> v;
 2 int a[100];
 3  
 4 // C++98
 5 sort( v.begin(), v.end() );
 6 sort( &a[0], &a[0] + sizeof(a)/sizeof(a[0]) );
 7  
 8 // C++11
 9 sort( begin(v), end(v) );
10 sort( begin(a), end(a) );

 

6. Lambda函數和算法

Lambda表達式改變了游戲規則,它會時不時的改變你的編碼方式,這種方式優雅並且快速。Lambda使現存STL算法實用性提高了百倍。
新增加的C++庫的設計都以支持lambad表達式為前提(例如:PPL),甚至有一些庫需要通過你編寫lambda表達式來它(例如:c++ AMP)。
這里有個例子,找到v中的>X並且<Y的第一個元素。在C++11中,最簡單並且干凈的代碼是使用標准算法。

1 // C++98: write a naked loop (using std::find_if is impractically difficult)
2 vector<int>::iterator i = v.begin(); // because we need to use i later
3 for( ; i != v.end(); ++i ) {
4     if( *i > x && *i < y ) break;
5 }
6  
7 // C++11: use std::find_if
8 auto i = find_if( begin(v), end(v), [=](int i) { return i > x && i < y; } );

 

想使用一個循環或者類似的語言特性(language feature)但實際上在該語言中並不存在,怎么辦?將其實現成模板函數(庫算法)就可以了,多虧了lambda,使用它就像是用一個語言特性一樣的方便,但是更靈活,因為它確實是一個庫而不是一個固定的語言特性。

 1 // C#
 2 lock( mut_x ) {
 3     ... use x ...
 4 }
 5  
 6 // C++11 without lambdas: already nice, and more flexible (e.g., can use timeouts, other options)
 7 {
 8     lock_guard<mutex> hold { mut_x };
 9     ... use x ...
10 }
11  
12 // C++11 with lambdas, and a helper algorithm: C# syntax in C++
13 // Algorithm: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lock( T& t, F f ) { lock_guard hold(t); f(); }
14 lock( mut_x, [&]{
15     ... use x ...
16 });

 

熟悉一下lambda吧,你會發現他們很有用,並不只是在c++中,它們已經在幾個主流語言中得到支持並且流行開來。

7. Move/&&


把move當作是對拷貝的優化最合適不過了,雖然它也包含其他方面的東西(像完美轉發(perfect forwarding))
move語義改變了我們設計API的方式。我們會越來越多的將函數設計成return by value。

 1 // C++98: alternatives to avoid copying
 2 vector<int>* make_big_vector(); // option 1: return by pointer: no copy, but don't forget to delete
 3 :::
 4 vector<int>* result = make_big_vector();
 5  
 6 void make_big_vector( vector<int>& out ); // option 2: pass out by reference: no copy, but caller needs a named object
 7 :::
 8 vector<int> result;
 9 make_big_vector( result );
10  
11 // C++11: move
12 vector<int> make_big_vector(); // usually sufficient for 'callee-allocated out' situations
13 :::
14 auto result = make_big_vector(); // guaranteed not to copy the vector

 

如果你想獲得比copy更高效的辦法,對你的類型使用move語義吧。

8. 統一的初始化和初始化列表


沒有發生變化的:當初始化一個non-POD或者auto的本地變量時,繼續使用熟悉的不帶額外花括號{}的=語法。

1 // C++98 or C++11
2 int a = 42;        // still fine, as always
3  
4 // C++ 11
5 auto x = begin(v); // no narrowing or non-initialization is possible

 

在其他情況中(特別是隨處可見的使用()來構造對象),使用花括號{}會更好。使用花括號{}能避免一些潛在的問題:你不會突然得到一個收縮轉換(narrowing conversions)后的值(比如,float轉換成int),也不會有偶爾突發的未初始化POD成員變量或者數組的存在,也能避免在c++98中會碰到的奇怪事:你的代碼編譯沒問題,你需要的是變量但實際上你聲明了一個函數,這都源於C++聲明語法的模糊不清,Scott Meyers的著名說法:“C++最令人苦惱的解析”。通過使用新風格的語法上面解析問題會不復存在。

 1 // C++98
 2 rectangle       w( origin(), extents() );   // oops, declares a function, if origin and extents are types
 3 complex<double> c( 2.71828, 3.14159 );
 4 int             a[] = { 1, 2, 3, 4 };
 5 vector<int>     v;
 6 for( int i = 1; i <= 4; ++i ) v.push_back(i);
 7  
 8 // C++11
 9 rectangle       w   { origin(), extents() };
10 complex<double> c   { 2.71828, 3.14159 };
11 int             a[] { 1, 2, 3, 4 };
12 vector<int>     v   { 1, 2, 3, 4 };

 

新的{}語法在幾乎任何地方都能出色的工作。

1 // C++98
2 X::X( /*...*/ ) : mem1(init1), mem2(init2, init3) { /*...*/ }
3  
4 // C++11
5 X::X( /*...*/ ) : mem1{init1}, mem2{init2, init3} { /*...*/ }

 

最后,有時候傳遞不帶(type-named temporary)的函數參數是很方便的:
void draw_rect( rectangle );
 

1 // C++98
2 draw_rect( rectangle( myobj.origin, selection.extents ) );
3  
4 // C++11
5 draw_rect( { myobj.origin, selection.extents } );

 

我不喜歡使用花括號{}的唯一地方是在初始化一個非POD變量的時候,像 auto x= begin(v);使用花括號會使代碼不必要的丑陋,因為我知道了它是一個類類型,所以我不必擔心收縮轉換,並且現代編譯器已經對額外的拷貝(或者額外move,如果類型是move-enabled)進行了優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