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S模式介紹


1.B/S模式

  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方式的網絡結構。

   ①、客戶端統一采用瀏覽器如:Netscape和IE,通過Web瀏覽器向Web服務器提出請求,由Web服務器對數據庫進行操作,並將結果傳回客戶端。

   ②、B/S結構簡化了客戶機的工作,但服務器將擔負更多的工作,對數據庫的訪問和應用程序的執行都將在這里完成。即當瀏覽器發出請求后,其數據請求、加工、返回結果、動態網頁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服務器完成。

 

  工作原理:

      在B/S模式中,客戶端運行瀏覽器軟件。瀏覽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務器提出訪問數據庫的要求,Web服務器接受客戶端請求后,將這個請求轉化為SQL語法,並交給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得到請求后,驗證其合法性,並進行數據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結果返回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再一次將得到的所有結果進行轉化,變成HTML文檔形式,轉發給客戶端瀏覽器以友好的Web頁面形式顯示出來。

 

  特點:  

    ①、系統開發、維護和升級的經濟性:對於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維護與升級的費用是非常高的,BS模式所具有的框架結構可以大大節省這些費用,同時,BS模式對前台客戶機的要求並不高,可以避免盲目進行硬件升級造成的巨大浪費。

   ②、B/S模式提供了一致的用戶界面:B/S模式的應用軟件都是基於Web瀏覽器的,這些瀏覽器的界面都很相似。對於無用戶交互功能的頁面,用戶接觸的界面都是一致的,從而可以降低軟件的培訓費用。

   ③、B/S模式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在B/S模式下,外部的用戶亦可通過通用的瀏覽器進行訪問。

B/S模式的結構易於擴展: 由於Web的平台無關性,BS模式結構可以任意擴展,可以從一台服務器、幾個用戶的工作組級擴展成為擁有成千上萬用戶的大型系統。

   ④、B/S模式具有更強的信息系統集成性: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決企事業單位各種問題的服務,而非零散的單一功能的多系統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

   ⑤、B/S模式提供靈活的信息交流和信息發布服務: B/S模式借助Internet強大的信息發布與信息傳送能力可以有效地解決企業內部的大量不規則的信息交流。

 

2.C/S模式

  C/S(Client/Server,客戶/服務器)方式的網絡計算模式。

  ①、服務器負責管理數據庫的訪問,並對客戶機/服務器網絡結構中的數據庫安全層加鎖,進行保護;

  ②、客戶機負責與用戶的交互,收集用戶信息,通過網絡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③、C/S模式中,資源明顯不對等,是一種“胖客戶機(fat client)”或“瘦服務器(thin server)”結構。

  ④、客戶程序(前台程序)在客戶機上運行,數據庫服務程序(后台程序)在應用服務器上運行。

 

  工作原理:

      C/S模式主要由客戶應用程序、服務器管理程序和中間件三個部分組成。服務器一般分為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兩層C/S結構的實現原理是:應用程序(客戶端)首先依據用戶操作形成對應的SQL語句,然后通過網絡協議(如:TCP/IP等)向數據庫服務器發送SQL命令;數據庫服務器通過其監聽端口(如:Oracle的1521等)實時檢測有無服務請求。當檢測到有SQL請求時,服務器首先對客戶端身份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執行請求客戶的SQL命令。

 

  特點:     

  ①、交互性強是C/S固有的一個優點。在C/S中,客戶端有一套完整應用程序,在出錯提示、在線幫助等方面都有強大的功能,並且可以在子程序間自由切換。

  ②、C/S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於CS配備的是點對點的結構模式,采用適用於局域網、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證。而B/S采用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這種開放的結構模式,並采用TCP/IP這一類運用於Internet的開放性協議,其安全性只能靠數據服務器上管理密碼的數據庫來保證。

  ③、由於C/S在邏輯結構上比BS少一層,對於相同的任務,C/S完成的速度總比BS快,使得C/S更利於處理大量數據。由於客戶端實現與服務器的直接相連,沒有中間環節,因此響應速度快。同時由於開發是針對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樣,可以充分滿足客戶自身的個性化要求。

 

  缺點:

    C/S缺少通用性,業務的變更,需要重新設計和開發,增加了維護和管理的難度,進一步的業務拓展困難較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