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元素的寬、高和位置


原生JS

ele.getBoundingClientRect():獲取一個元素相對於瀏覽器視口的的坐標(無論父元素定位與否),返回一個Object對象,該對象有6個屬性:top/left/right/bottom/width/height。幾乎所有瀏覽器都支持該方法。jQuery中沒有直接的方法,需要用$(ele).offset().top-$(document).scrollTop()計算得到。

注意:right是指元素右邊界距窗口最左邊的距離,bottom是指元素下邊界距窗口最上面的距離。

pageYOffset 屬性是scrollY屬性的別名,設置或返回文檔在垂直方向滾動的像素值。window.pageYOffset == window.scrollY;前者瀏覽器兼容性更好。

所以獲取元素在頁面文檔中的位置:

var X= ele.getBoundingClientRect().left+scrollTop;

var Y =ele.getBoundingClientRect().top+scrollTop;    //在窗口的位置+文檔滾動掉的尺寸

為了跨瀏覽器兼容,文檔卷掉的長度請使用如下方式:

var 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window.pageYOffset || document.body.scrollTop;

 

jQuery

1.鼠標相對於頁面的位置

event.pageX/event.pageY:鼠標相對於頁面左/上邊緣的距離。

2.元素的位置偏移量

offset():返回包含top和left兩個屬性的對象,相對於document文檔的坐標

position():返回包含top和left兩個屬性的對象,相對於最近的已定位的包含元素的位置。若無,則相對於document。只對可見元素有效,注意ele{visibility:hidden}也屬於可見元素

3.元素的寬高

width()/height():獲得或設置元素【內容】的寬/高;若元素的display:none,其值為0。

innerWidth()/innerHeight():獲得包括內邊距(padding)的元素寬度/高度,不包括邊框;

outerWidth()/outerHeight():獲得包括內邊距(padding)和邊框(border)的元素寬度/高度;

outerWidth(true)/outerHeight(true):獲得整個元素的寬度/高度,包括外邊距、邊框、內邊距和內容;

 

注意:

1)ele.css("height"):返回帶有完整單位的字符串(例如400px),若運算需要parseInt轉換。ele.height():返回一個沒有單位的number數值(例如400)。

2)height()總是返回內容寬度,不管CSS box-sizing屬性值。若CSS box-sizing為border-box,將造成這個函數改變這個容器的outerHeight,而不僅是原來的內容高度。

4.瀏覽器相關寬高

$(window).height():獲取瀏覽器可視窗口的高度;

$(document).height():獲取整個網頁文檔的高度;當網頁高度不足瀏覽器窗口時,返回的是$(window).height()。

$(document).scrollTop():document元素相對document元素對應的滾動條頂部的垂直偏移量,可獲取已滾動的距離或設置將要滾動的距離。

即:當網頁滾動條拉到最低端時,$(document).height() == $(window).height() + $(window).scrollTop()。

注意:不建議使用$("html").height()、$("body").height()這樣的方法獲取高度,原因有:

     $("body").height():body可能會有邊框,獲取的高度會比$(document).height()小;

     $("html").height():在不同的瀏覽器上獲取的高度會有差異,瀏覽器不兼容。

$(window).height()若返回的不是瀏覽器窗口的高度,可能是網頁沒有加上<!DOCTYPE>聲明。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