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
(1)、${pageContext} 獲取到 pageContext 對象,它不是在四個域里面去找,而是先在自己定義的對象中找,如果找到了就取出來。
(2)、${pageScope} 得到的是 page 域 (pageContext) 中保存數據的 Map集合。也就是指定在 page 域中查找。
(3)、${requestScope}、${sessionScope}、${applicationScope} 和上面的 pageScope 一樣,都是在特定的域中檢索數據。
(4)、${param} 獲取存在 request 中請求參數的 Map,常用在數據回顯上。
(5)、${paramValues} 獲取存在 request 中請求參數名相同的值的 String[] 數組。
(8)、${header} 獲取 HTTP 請求頭的 Map 對象。
(9)、${headValues} 獲取 HTTP 請求頭值的 Map 對象
(10)、${cookie} 獲取所有 cookie 的 Map 對象
(11)、${initParam} 獲取保存所有 Web 應用初始化參數的 Map 對象
${你要取得值}
他默認會從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這四個域中查找
他實際是調用pageContext.findAttribute("");查找的
在jsp頁面中不能通過${list.size}取列表長度,而是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prefix="c"%>
<%@ taglib prefix="fn"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functions"%>
List長度是:${fn:length(list)}
在EL表達式中我們可以使用運算符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運算符按作用分為以下幾種:
1.算術運算符
+ 例如:${6+6} 。注意:在EL表達式中的‘+’只有數學運算的功能,沒有連接符的功能,它會試着把運算符兩邊的操作數轉換為數值類型,進而進行數學加法運算,最后把結果輸出。若出現${'a'+'b'}則會出現異常。
- 例如:${4-3}
* 例如:${4*3}
/ 例如:${9/3}
2.關系運算符
> 或者 gt, 例如:${8>9} 或者 ${8 gt 9 }
>= 或者 ge, 例如:${45>=9} 或者 ${45 ge 9 }
< 或者 lt, 例如:${4<9} 或者 ${4 lt 9 }
<= 或者 le, 例如:${9<=8} 或者 ${9 le 8 }
== 或者 eq, 例如:${4==4} 或者 ${4 eq 4 }
!= 或者 ne, 例如:${4!=3} 或者 ${4 ne 3 }
3.邏輯運算符
&& 或者 and, 例如:${false && false} 或者 ${false and false }
|| 或者 or, 例如:${true || false} 或者 ${true or false }
! 或者 not,例如:${!true}(相當於${false}) 或者 ${not true }
4.三元運算符
? : 例如:${3>2?'是':'不是'}
5.特殊運算符
empty 判斷EL表達式中的表達式是否為空,例如:${empty sessionScope.user}
not empty 判斷EL表達是中的表達式不為空,例如:${not empty sessionScope.user}
"." 是我們最常用的,作用相當於執行Bean中的get方法。 例如:${sessionScope.user.userName}意思是:在會話中得到名稱為user的Bean對象,通過“.”運算符執行getUserName();方法,返回存放在Bean中的用戶名屬性的值。 [] 作用和“.”運算符的一樣,只不過[]運算符可以執行一些不規則的標識符。 例如:${requestScope.user["score-math"]},這個表達式中有不規則的標識符,是不能使用“.”來訪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