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大全--有關磁盤空間的命令


1.mount 命令的功能是掛載文件系統,可以掛載硬盤、光盤、軟盤,也可以掛載NFS網絡文件系統

mount -t 設備類型  存放目錄

mount IP地址:/所提供的目錄 存放目錄

(無) 不加任何參數,直接輸入命令可以顯示已掛載的文件系統和目錄

-a   掛上/etc/fstab 下的全部文件系統

-t    制定所掛上來的文件系統的名稱,所有系統支持的文件系統,這個信息可以在/proc/filesystems這個文件里看到

-n    掛上文件系統,但是不把文件系統的數據寫入/etc/mtlab 這個文件

-w    將文件系統設為可讀寫

-r     掛上來的文件系統設為只讀

在目錄 /mnt 下,掛上 iso9660 文件系統,輸入命令:

mount -t iso9660 /dev/hdb /cdrom

2.umount 命令 的功能是卸載已掛上的文件系統,在關閉系統前應該把所有掛載上的文件系統卸載,這個命令跟mount是相對的

umount 已掛上的目錄或設備

卸載已掛上的/cdrom目錄,輸入命令:

umount /cdrom

卸載已掛上的某個分區,輸入命令:

umount /dev/hdb1

3.df 命令 用來檢查硬盤分區和已掛在的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也就是說,檢查硬盤的使用量,標准用法如下:

df [-選項]

-a  把全部的文件系統和各分區的硬盤使用情形列出來,包括0區塊的,例如/proc 這個文件系統

-i   列出I-nodes的使用量

-k  把各分區的大小和掛上來的文件分區的大小用K表示

-t   列出某一文件系統的所有分區磁盤空間使用量

-x   列出不是某一文件系統的所有分區磁盤空間使用量,和-t 選項相反

-T    列出每個分區所屬文件系統的名稱

例如,要列出全部文件系統和各分區的磁盤使用情況,輸入命令:

df -a

4.du 命令的功能是用於顯示文件目錄或大小,標准用法:

du [-選項]

-a  顯示全部目錄及其次目錄下的每個文件所占的磁盤空間

-b  顯示目錄和文件的大小,已B為單位

-c   最后再加上一個總計

-h   以KB、MB、GB為單位,提高信息可讀性

-s   只列出各文件大小的總和

-x   只計算屬於同一文件系統的文件

5.fsck 命令的功能是檢查和修復Linux文件系統,這個命令最好在沒有人或是沒有分區掛上來時使用,其實每次開機系統都會做一次檢查,看是否有壞軌或數據流失的現象

fsck [-選項] 分區名稱

-a  自動修復文件系統,不詢問任何問題,比較危險

-A  依照/etc/fstab 配置文件的內容,檢查該文件內所列全部文件系統,若沒有附件參數“-p”,則會先檢查/目錄的文件系統,而不會同時檢查所有文件系統

-R   采取互動方式,在修復時詢問問題,讓用戶確認並決定處理方式

-S   依次檢查作業而不是同時執行,當依次指定多個文件系統且采用互動的方式進行檢查時,請使用此參數以便順序執行,否則fsck可能會同時詢問數個問題,讓人不知所措

-V   顯示命令執行的過程

-T    指定要檢查的文件系統的類型

-N    不是真的執行指令,僅列出實際執行時會進行的動作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