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產力(四)、兼職為什么很難操作?


      在有經驗的開發人員日益短缺,薪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趨勢下通過兼職彌補項目人力短缺對於大多數軟件公司而言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解決技術短缺,經驗短缺,最不濟解決勞力短缺的問題,又解決了沒有項目的時候可怕的空轉帶來的成本問題,可是實際上很多公司關於兼職的意識很少有,更沒有什么有效的雇工操作手段或者管理手段,我想這和管理層人員缺乏成本管理意識有很大的關系,很多管理人員都是從技術人員轉變而來的,但是對於公司的成本結構並沒有認識,很多人算成本的時候,就是簡單的把工資乘以人數,連公司的五險一金支出都不算,管理成本也不分攤,最致命的是,沒有成本控制的手段,只知道壓縮開支(最好把公司關門,開支是0),不知道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生產力和開發效率,同一個項目三個月交付和一年交付,成本差異巨大,一個團隊隨隨便便耽誤幾天,工資加一塊支出就得幾萬元。

     很多項目經理只知道項目緊急的時候,要求老板加人,老板也總是會欣然同意,畢竟有項目在先,增加投入是應該的,簽字的時候也是心情舒暢,龍鳳飛舞的。但是項目之后的空轉問題,卻無法回避。其實並不是不重視彈性,而是沒有手段來解決彈性,說的嚴重點是缺乏智慧和緊迫性。 空轉雖然可怕,但公司又不是自己的,員工當然不着急,沒項目的時候,一群人坐在辦公室里談笑風生打情罵俏,工資一個字兒不少,又沒有壓力,真是很舒服,只有老板坐在那里,焦灼的盤算着人吃馬喂只出不進的要多少錢?一不能裁員,而不能降薪,少一個子兒都不行,但老板本質上多是人脈關系極強的頭號銷售人員,喜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聲罵娘的粗放式管理,對於這種九曲十八彎的軟件開發管理,頭疼的要命,關於生產力的這些東西,壓根都不會想,成本高了,除了會壓縮辦公開支福利支出,別的就沒招了,對於項目一再延期造成的成本高企,束手無策,造成不該壓縮的成本的使勁壓縮,讓員工不舒服,傷害積極性,做事捉襟見肘,縮手縮腳,但是該提高生產力,縮短交付周期的項目,卻沒有手段,無可奈何。所以公司虧損,有很多時候都是自找的,並不值得同情,從上到下都習慣於溫水燉青蛙式的慢慢耗着,也不願意為縮短項目周期提高開發效率進行任何的變革。

      兼職不容易成交的主要原因有:

      1)價錢壓的低,雙方談不攏;這是發包者最容易犯的錯誤,發包者的價格預算往往很低,如果是一個月的工作量,他給出的錢往往只有正常工資水平的十分之一,他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把兼職這個事情促成,為自己公司把軟件項目做好,按時間交付。要知道把項目做好帶來的收益要遠大於這點兼職的錢。而是打心眼里覺得兼職者都是卑賤之人,給出的錢都是一壓再壓,讓人心理都不舒服,自己公司員工工資五險一金多少不清楚嗎?其實很多兼職開發者都是能力很強的人員, 越是有能力的人,在公司的工資自然不低,那里隨隨便便肯為五斗米折腰。很多公司又喜歡把這個事情交給采購部門操作,非常可笑。采購部門的同志們為了展現自己凌厲的采購技巧,容易把這件事當成菜市場買白菜的事情。從這點上,我要對兼職的朋友說,不要離職專門搞網上接單,這是很愚蠢被動的事情,因為你每個月沒有收入,你的心態會發生變化,為了一點錢,接了一個垃圾單,把自己搞得半死,后面極易陷入惡性循環,把自己至於非常不利的低位。如果你有工資,你就有底氣,你的心態就是可接可不接,給的低了,就不做,甲方的要求超出自己的能力了,也不做,因為無法交付,就這么簡單。如果沒有原則,害人害己,甲方壓價,質量就得不到保障,為了一點小聰明搬石頭砸自己腳,乙方為了生活,不顧自己能力是否可行,毅然接單,容易爛尾,損害自己的聲譽。

      2)心理上抵觸,事情還沒做,還沒嘗試,自己就被自己嚇到了,就覺得不可行,風險太大,其實很可笑。現在這個社會,做什么沒有風險? 出門上街閑溜達,還有可能被車撞着。關鍵就是有沒有倒逼機制,逼着你做這件事。比如我們公司,做防爆攝像頭,可是攝像頭所有的配件,我們都不會生產,倒逼這你尋找供應商合作,所有的原材料都是采購,組裝加價賣給客戶,這個攝像頭的配件來自8家供應商,供應鏈風險大不大? 當然大了,其中一個供應商的配件不配套,質量出問題,供貨延期,就會連帶造成整個視頻監控項目完蛋。為了尋找穩定有信用的供應商,花費了很長時間,有沒有信用,質量好不好,服務好不好,不做交易怎么知道? 一個穩定的供應鏈的建立都是在頭幾筆交易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不是用那個逼嘴坐在辦公室來說這個風險那個風險的出來的。現在公司的審計部門,動不動要求我們要貨比三家,要找一些價格更低的供應商,硬件部門的人內心都在罵,這幫人那里會理解到隨隨便便切換一個供應商的風險有多大?

      現在我們來看看不要兼職,由人力招聘專職人員有沒有風險,可以說風險不但有,而且非常大,只可惜很多人裝看不見:

1)新入職的員工,不出活,沒有兩三個月,上不了手,你就是付80%的工資,也是賠的;
2)新入職的員工,離職的可能性最高,如果他感覺你公司很不爽,如果在入職三個月內離職,你就是凈賠啥也沒撈着;
3)新入職的員工,造成老員工離職的可能性最高,老員工一看麻蛋比我的錢還高,或者是終於等到接盤俠了,毫不猶豫的就走了。如果老員工離開了,新人又接不了手,你賠的更慘;
4)新入職的員工,造成公司知識產權外泄的風險最大,進入公司后,越是寫代碼能力不強的人,越是喜歡下資料,從公司的SVN上一頓狂下載,離職時,把自己的U盤裝的滿滿的,把公司辦公電腦硬盤刪的就剩下了裸操作系統,陪了夫人又折兵;深圳一家軟件公司招聘了一個員工,入職沒幾天,一口氣從總監辦公室偷了三台筆記本,滿載而跑。
5)新入職的員工,如果不滿足你的要求,你是否要他通過試用期?這個事情經常讓項目經歷打臉頭疼。
6)新入職的員工,來了又走了,人力還要重新招聘填補空缺,如果再來了又走了,這就叫折騰,損耗極大卻又不產生效益。

    那么如果一個團隊所有的員工都是新招聘的,這個風險累加有多可怕?我認識的一家公司,在另一個城市,成了一個研發中心,頭一年忙着招聘工程師,組建團隊,學習老板遠景規划、開會、寫方案PPT、評審匯報,同一時間實際團隊規模只有6個,但是實際招聘入職人數是14個,因為不斷的有人來了又走了,馬上要填補重新招聘,第二年過完年,公司並沒有拖欠任何一個人薪資,很奇怪就剩下兩個人,公司為這個研發中心總共各種支出總和大概在500多萬,一年多過去,到解散的時候,500多萬就只換回幾個PPT,word文檔,一堆從網上下載后修改的各種開發規范,管理制度等等。

     那是不是就不招聘了,不是,因為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從一個基本的信任和一個樂觀的態度出發,你總要信任新的員工有能力接棒,那對於互聯網的兼職的人,我希望公司也要一視同仁,不要一上來就各種懷疑和擔心,要知道你的各種懷疑擔心同樣適用於你公司的員工,你怎么讓新入職的員工隨便在SVN上down來down去呢?你怎么不懷疑你公司的員工是其它公司派過來的間諜卧底呢?     

      人工短缺,知識變現的趨勢早已形成,現在有頭腦有經驗有技術的個人,早已經成功擺脫僵化的公司體制,通過微博自媒體、網絡直播平台、網絡雲教育平台、微信公眾號等可以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淋漓盡致的變現,而這些人在公司里有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籍籍無名,老板走過去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公司里人微言輕、不招人待見的人,在互聯網上被奉為至寶,通過共享經濟和分享精神,服務了眾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這值得企業領導反思,同時也說明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能力的認知范圍之內,如果不保持一個Open的心態,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但是轉變意識對於習慣公司體制沉迷於酒池肉林不看書不學習不積極擁抱互聯網的人而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我對於兼職,一直持有一個悲觀的態度,以前曾經也掛過兼職貼,招來了很多讓我開眼界的人加我QQ,加上QQ后,打着招聘兼職的旗號一騙文檔方案案例,二騙軟件試用、技術難點解決要點,忙得不亦樂乎,這些猥瑣之人,那里體會到通過付費坦坦盪盪享受名言正順的技術服務的體面?

      兼職這事要想操作成功,必須要有倒逼機制,如果有壓力逼着, 事情自然成功,不然還是前面說的,項目交付還是爛尾,按期交付還是延期,成本高與低,公司盈利與虧損,與公司的個體關系不大,工資照發不誤,這種機制之下,兼職這件事就很難操作,熱臉貼涼屁股,野地里烤火一面熱不行,上下都想通了才行。

      價格和財務走賬,根本都不是問題,大多數兼職人員本來要的價格就不高,低於正常的工資水平,一般在三分之二左右,兼職人員不需要五險一金辦公場地,項目結束后立即解散不再支付,極大的降低公司的成本,就這也不是最重要的,老司機們都知道把一個項目做成功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各種出人意料讓人牙疼的事情都有,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只有那些炮灰新手才喜歡拍胸脯表忠心說絕對沒問題。如果能以項目為重,以公司為重,就算多付一倍的價錢,又算得了什么呢? 半年交付和一年交付,那個成本要高處多少?項目失敗的損失和財務走賬難題孰輕孰重? 如果缺乏大智慧,把注意力放在價格上和其他無關的東西,往往很容易失敗,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尋找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上面,兼職就很容易做對,兼職首先是要解決你的經驗能力短板的問題,不是解決你的人數不夠的問題,不是來湊數的,不是火車站扛大包缺人手,比如你做一個銀行項目,或者電商項目,如果別人有金融或者電商平台開發經驗,那給你們團隊帶來的價值就大多了,就像荒野里盲目打轉的一群人找到一個向導一樣,這個價值我不說你也能理解。

      至於分工和團隊合作的問題,相信有點智慧的人,願意成事的人,自然會想辦法,我在這里只想對反對意見的人說:假如沒有兼職的人,全是公司的人,團隊就容易合作和管理了?項目就容易做了? 公司內部勾心斗角扯皮拖延,項目經理焦頭爛額的事情還少嗎?容不容易合作和管理,不在於距離,而在於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