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只做了兩件事——努力工作和努力找工作


***有關生活篇2016年度總結,請移步微信公眾號JackieZheng查看歷史消息***

努力工作

  我很感激,每次在績效考核的時候,從老大那邊都是收到了大量的正反饋。能夠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這是一種金錢不能比擬的幸福。老大為我們提供了足夠輕松自由的工作環境,作為相互信任的另一方,我們對待工作也必是全力以赴,保質保量的完成手頭上的任務,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愉悅的良性生態圈。

  14年11月份校招季,有幸拿到這家聲名在外的公司的offer。帶着憧憬和美好的期許,15年4月進入公司實習。辦理入職很是細心周到,老大早已幫忙領好了電腦,這可是號稱工作站,價值2萬的大家伙,附屬的電源能抵得上一塊磚頭的重量。參加完為期一周的入職培訓后,被告知先跑一段時間的case,我心里琢磨着,用這么好的機器讓我跑case,不是暴殄天物么。但是同事們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跑case,是讓你熟悉業務,現在我承認,這是最快最有效熟悉業務的方式。

 

  與之前做的一些項目不同,這是一個產品,已經開發有三年時間,用到的都是比較新的技術工具和設計理念,比如intellij iddea git maven jenkins angularjs docker rabbitmq等等。所以想要摸清這個框架的體系並沒有想象中那么輕松,但是相比15年我還是在外圍瞧熱鬧,16年我已經入門了並有了一些體會……

  你可能經常會接到一個修復bug的case。但是這個case你並不熟悉甚至完全不知道相應的功能模塊在哪,起初你會有點懵比,但是接的多了,你就有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了。比如首先從提交bug描述中看懂問題,盡可能的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如預期結果是什么,實際結果是什么,如何重現問題,已經經手這個bug的人,在什么環境里面出現的問題,有沒有相應的commit等等。然后根據重現步驟,確認在指定環境上確實能夠重現問題。后面就是解決問題了,比如看看之前是否提到那個類或者那個UI模塊,可以通過瀏覽器調試工具找到相應的html或者javascript文件,也可以通過類名到項目中定位該類,使用git工具show history找出最近提交的commit和committer,看是否能夠提供更多的幫助信息。找到相應的代碼或者熟悉的人就好辦了。下一步如果是UI的問題,定位到指定的javascript在瀏覽器就可以調試,如果是java類,比如spring mvc的controller層在處理rest call邏輯是否出現問題,通過打斷點調試排查。所以說,套路固然重要,但是找到一套屬於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王道。

  在這一年里,也潛移默化的明白了很多編程思想和設計理念吧。比如寫完一個功能類后,一個保護該類的單元測試(ut)是少不了的,一個feature完成后,一個automation test也是不可或缺的。開始也不明白寫這些比功能代碼量還大甚至還復雜的代碼有什么用,但是通過后來的實踐你會發現這個非常有用,對於持續集成持續部署以及持續交付來說,如果你的代碼相應的ut或者automation test跑掛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需要check你的代碼,排查是test寫的有問題還是功能問題,這時候test就是一個校驗的作用。與此同時,還有保護代碼的作用。同樣在jenkins上跑,你的ut掛了,但是你可以肯定的是你並沒有改代碼,但是當你去排查的時候,你發現git上確實顯示有人動了你的代碼,好了,你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找他為什么要動你的代碼並如何解決問題了。這時候你的ut就保護了你的代碼。

  在外企工作,難免要和英語打交道,但是大多數時候只需要書面形式的郵件來往即可。如果有口語交流的機會,大可大膽的張張嘴,其實口語交流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期間接到一個大的story,需要將另一個產品中的代碼transfer到我們現在的產品,而這另一個產品是一個捷克的同事主要在負責,那么在線meeting是逃不了的。還記得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是很緊張的,但是還好,有老大跟我一起參加,會議開始后,老大會寒暄一番(常常說中國是禮儀之邦,其實這些foreigner也是很有禮貌的)然后開始transfer,對於有問題的可以直接打斷提問。兩次往來之后,老大說讓我自己直接跟這位同事開會,他就不參加了。這時候不能慫,畢竟老大是信任我的,妥妥的就上了,當摘下耳機后發現會議過程中自己的注意力也集中了,問題搞得更清楚了,有了莫名的責任感。越到后來,氛圍更加輕松了,有次忘了關靜音,打了個長長的哈欠,直到那個同事忍不住的笑出聲來,我才趕緊關了靜音,還有點小尷尬呢^^。做完這個story提升了不僅是技術同時還有自信心!

 

  很多人對於自己要不要換工作躊躇不前,所以網上有很多求助帖以及答疑帖。其中有位說的比較好,跳槽的時候選擇你在當前公司達到最頂峰的時候跳,這樣對你最有利。如果你還能感覺到在這個公司每天都在進步的時候就不建議跳槽了。是的,顯然我是違背了第二條原則的,在當前公司我真的還有很多要學,不管是學習這些優秀的人的為人處世還是產品中海納百川的技術。但是由於公司的戰略調整和組織變動,讓我覺得應該出去看看,去汲取更豐富的營養,感受更加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努力找工作

  總的來說,整個找工作的過程就是一個字——快。

  真正參加面試的公司並不多,總共就五家,除了其中一家沒有面完外,其他四家面試都很順利,並且也都拿到了offer。

 

  第一家是個銀行下的子公司,這里簡稱為P公司。該公司倒是很人性化,特設周末專場招聘,對於那些請假不方便的碼農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沖着這點,對公司的印象還不錯。

  獵頭之前跟我約的是下午1點30,還貼心的提醒我要早點吃飯,不要餓着肚子面試,會影響發揮。我誠懇的接受了他的建議,准備在10點30左右定外賣的時候,P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打來電話客氣的問到否早點去,越早越好的那種。我說沒問題,現在就出發,對於吃不吃飯我倒無所謂,記得校招那會經常是一天就吃一頓,只是現在胃確實大不如前了。收拾下東西背着小包,坐上地鐵就直奔P公司了。

  不愧是周末專場,人還挺多的,除了一些稍顯不自然的面試者坐在各個會議室,還看到了一些在激烈爭論問題的,應該是加班的苦逼碼農。說明來意后,我被安排到一個大會議室,這里原來還有一大批面試者,沒兩分鍾我就被一位姐姐叫出去,左拐右轉的來到了一個小會議室,立馬來了一位我認為是面試的,迎面坐下,就開聊了。問了我過往經歷還有我讀研的專業以及對於大數據的理解等等。10多分鍾后,和藹的面試官面帶微笑的說“其實我只是隨便跟你聊聊啊,面試官還在面試其他人,你稍微等下”,我一口血差點沒吐出來。

  后來終於把我帶到他說的面試官面前了,一看就是技術派,話不多,但是說一句是一句。先來了個ArrayList和LinkedList區別暖暖場,這個我顯然OK的。后面有問了一些java集合的問題,但是估計跟招聘職位要求有關,這個崗位是做互聯網金融的,隨后主要集中在數據庫、多線程以及事務等方面,說實話,這塊我工作中接觸的不是很多,有理論的理解但是缺少實戰經驗。在滿滿的你問我答環節后,自己感覺一般般。因為這是第一場面試,而且也沒來得及好好復習,基本刷完簡歷3天后就被通知來面試了,所以心態很平。而且當時面試邀請信上說的只會有一輪面試,所以面完我就回去了,也沒報什么希望,只是想着這些沒答上來的問題回去要開始查缺補漏了。

  坐上地鐵開了20多分鍾了,一個電話打過來讓我回去二面。我天,咕咕叫的肚子在召喚我趕緊回去吃飯,但是電話那頭讓我回去面試,沒轍,我趕緊換乘對面列車折返。再次被姐姐帶到一個會議室門口,等着!因為這個面試官還在面試另一個,我在外面看的很清楚,應聘的有點小害羞,頭偶爾抬一抬看看面試官,立馬又低下頭或者看看牆面,但是可以看出面試進行的很順利,因為他們真的聊了很久,我等了足有半個多小時。到我了,面試官示意我進去,我問了句“你要不要先休息下”,他說不用,面試官高瘦高瘦的,但是舉止很得體,看的出來應該是manager級別的。主要抓着我的簡歷聊了聊,似乎對簡歷很感興趣,由簡歷上的一個可視化居然聊到了swt rcp還有tableau等等。整個過程20分鍾左右吧,我被告知稍等,然后又是那位姐姐讓我進入終極面試,把我引導了一個半開放式的辦公室,這個面試官應該是技術總監級別,技術層面問的到不多倒不多,主要是對於技術的理解以及期望薪資等。再后來就是HR面試了,那時候快三點了,當時大腦應該缺氧了,以至於HR姐姐剛進來隨便問了句“你什么時候來的”,我反應了半天說了句“讓我緩緩”。出了P公司后,我覺得這個offer應該沒問題的,果然,第二天就發offer了,效率很高,點贊。

 

  第二次面試我用了一天的時間,約了三家。后來證明這個安排有點唐突了,因為我根本趕不及,所以第一家我面試完一面后直接放棄了,一是我對這個做保險的公司沒太大興趣,而且前台mm的態度還是比較傲嬌,沒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做了5頁全英文面試題,然后一面問了蠻多問題,技術這塊應該還是可以的);二是為了趕下家,不能讓獵頭在公司面前失信,我直接趕點奔下家了。

 

  這是一家知名的市場調研公司,這里簡稱為N公司,招聘的崗位是爬蟲。因為上家時間耽擱太久,已經推遲過一次時間了,我幾乎是一路狂奔進他們辦公室的。聯系我的HR是個男的,聲音很有磁性,人也很好。我到了之后他跟我一起進了一間會議室,發現里面已經做了兩位面試官,都是女生,看着也比較年輕,因為遲到了,讓他們在飯點等我還是很自責的。除了后來又進來一位女士,還在線連着一位base在北京的技術同事。可以說不算大的會議室,我被這四位同事包圍了,然后就進入了面試環節,雖然是外企,但是全程沒有涉及英文交流和面試,問的多是技術問題以及對於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還有溝通能力的測試。幾番問答后我大概知道這是一個剛成立的大數據團隊,這個team招人主要負責數據爬取和整理,提供給下一流程處理,所以問我的都是爬蟲的相關經歷,比如頁面解析,爬蟲框架等等,這些我之前倒是研究過也很感興趣,而且就在面試前兩天還做了個豆瓣影評數據爬蟲。只是可以感覺到team的職責分的不像現在公司那么清楚,除了爬蟲編碼,還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直到最后面試結束,面試官和HR肯定表示我符合他們的要求,而且后來HR送我出來時,還表示我比較適合這個職位,做技術發揮不出我的優勢,哈哈,尷尬了,可是我就是喜歡做技術,正是這個原因,我也拒了這家的offer。但是在這里仍然感謝面試官等我那么久以及對我的肯定。

  

  離開這家后,立馬趕往下家,約的是下午2點整,基本也是踩着點到的。這家公司是做音頻的互聯網公司,這里簡稱為X公司。在HR姐姐的指引下,填了一張表,稍等片刻后,來了一位面試官。穿着簡約,身材消瘦,也是一位看一眼就知道走的是技術流的實干派。穿過一條走道,就徑直走進一間會議室,開始正式面試。似曾相識的場景,面試官上來丟了個入門級有關java集合的問題活躍氣氛。然后開始拋出一些高階問題,問了有關jvm的問題,說實話我對這塊還沒有研究過,具體的堆棧設計我也只是有時候零碎的聽過,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對於自己不擅長的問題,我一貫采取的策略就是兩個字——不會。因為模棱兩可的回答只會讓你在坑里陷得越來越深,直到最后淹沒。

  就java這塊高階部分,問到面試官已經無從問起,還是有點小尷尬,因為有關jvm我直接說不會,有關多線程高並發我只有理論積累,似乎面試進行到這就陷入了僵局。但是我心里清楚,當前我沒有接觸的並不代表我就不會,我一直奉行學習能力為王的理念。尤其對於IT這行來說,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很難講當前的你會什么什么技術就能保證你可以一直不用學習來吃這碗飯。學習能力很重要,有時候需要你在很短的時間學習並掌握一項工具的使用,一些API如何調用,一個框架的工作流程等等,所以當前不會沒關系,你可以學。面試官明白了我的情況后又看了看簡歷,就簡歷又展開新一輪提問。我們聊到了過往的工作經歷,對開放問題的解決思路,最后談到了大數據,爬蟲以及系統設計等等。我開始拿起水筆在后面的白板畫出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比如nutch框架的設計思想和如何完成爬蟲,具體每一階段又做了哪些工作,nutch對於不同http請求的響應狀態的處理和再處理策略等。估摸着有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面試官示意我在某方面知識積累還有欠缺,但是整體感覺思路清晰,有自己的想法。最后面試官給我吃了個定心丸,然后開始二面,我心想一面已經經歷了一番技術轟炸后,應該讓我喘口氣了。誰知,這位看着和藹的面試官拿起了一張又一張的白紙,我在不斷回答他的問題的時候,他就不斷的在紙上記錄並圈圈點點。有時候會稍稍停頓,在紙上畫上一個圈,我就知道新的問題又來了。期間,我再次經歷了手寫代碼以及手繪白板。就這樣,直到我出門看了下手機,整場面試用了兩個多小時,這種感覺就好似身體被掏空,但是過程是很充實的。也正是這種扎扎實實的面試過程,讓我對X公司的印象分大大提高,並且高於之前的P公司。有幸在過完周末后就收到X公司的offer。

 

  最后一家面的公司ERP領域的NO.1,這里簡稱為S公司。這是一家外企,為了避免浪費大家的時間,在face to face之前,有一輪電面,主要涉及為什么要換工作以及簡單的英文測試等。一切順利后,於某個周五前去面試。這是在所以面試公司里面辦公室的設計和布置最讓我滿意的,各種綠植會讓你產生是否置身熱帶雨林的幻覺,小角落還零星的散落一些空氣凈化器,個個都在噴雲吐霧。尤其是明亮的燈光和干凈簡約的桌椅,讓我忍不住跟先到的兩個面試官開玩笑道:“你們公司真好,燈都比我們公司的亮些”

  主面試官因為有一個小會,所以稍微晚到了寫。他來了,坐在我對面的是三位面試官,面試就正式開始了。可以明顯的感覺外企和國內企業的面試官還是有明顯的不同的,這位面試官顯得很從容,不急不躁,穩扎穩打的拋出一個個問題,所有的問題點到為止,談吐優雅,不會讓你有一絲絲的不適感。面試的前半段主要是主面試官全英文面試,大概讓我介紹最近做的項目情況,然后就簡歷開始展開追問。面試官很直接的拋出一個問題,說的大概意思是為什么我簡歷上寫的實習經歷這么多,我有沒有好好珍惜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甚至有那么一丟丟質疑我能否完成學校的學業任務。這對我來說不是難題,因為學習本就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學習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修行,顯然我們不能根據你學習的地點比如學校就來斷定你學的好,及早的步入社會就咬定你學的不好。那么,我認為這個問題就被化解了,英文環節結束后,面試官還特意強調這個問題只是一個試探,沒有惡意,自然,我是懂的。

  下半場,主要是兩位輔助開啟技術面試,也是寫白板畫流程,問有關技術框架比如spring mvc的一些注解,常用的設計模式以及在公司做是否用到和如何使用,還有一些mvc模式的前端框架的思想和優點等等。整場面試下來,感覺尚可,下午就有HR過來發offer了。

 

刷簡歷期間,感謝辛勤的獵頭和HR給我推薦各種機會,大部分我都因為自己的想法和個人原因沒有參加面試。后來年關將近,也沒有再刷簡歷,而且在這四個offer中我認為已經找到了合適的新東家,目前階段還是比較推崇技術,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去X公司,但願2017一切順利,也祝各位讀者新的一年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技術盤點

  • 上半年主要看了一些前端的框架和平台,比如angularjs以及nodejs
  • 期間做了一些小玩意包括“為了媳婦的一張號,我與百度醫生杠上了”“玩轉百度語音識別,就是這么簡單”“小爬蟲系列”以及梳理之前在可視化方面的工作
  • 看了部分Tomcat web服務器的代碼,但是沒有太深入,體會比較深的就是管道模式和面向接口編程的應用
  • 花了一段時間寫了Spring mvc學習系列,因為自己平時編碼中涉及Spring mvc很多,所以就系統的整理學習下,很意外,這個系列雖然是入門級,但是閱讀量超乎我想象,成為首篇破閱讀量的文章,目前有4萬多次。
  • 博客的關注人數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76位。我已經不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是多少了,總之感謝這些關注者,他們的關注和點贊將鞭策我寫出更好的文章。
  • 微信公眾號截止到目前已經有了256位關注者,雖然人不多,而且呈現緩慢增長,但是一直增長的數字讓我看到了我的價值以及我能帶來的價值,這也是大家對於我分享精神的一種肯定。另外也感謝微信公眾號平台邀請我開通了原創功能,留言功能以及打賞功能(感謝媳婦每次都來捧場)。
  • 16年還看了一些技術和非技術的書籍,因為沒有整理,所以就不再詳述,希望17年能夠多讀書,多涉獵。(不知道有沒有好用的軟件能夠記錄一年看了那些書或者那些電影的。)

 

  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就這樣吧,謹以此篇與我的2016說再見,擁抱我的2017!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如果您覺得閱讀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點一下“推薦”按鈕,您的“推薦”將是我最大的寫作動力!如果您想持續關注我的文章,請掃描二維碼,關注JackieZheng的微信公眾號,我會將我的文章推送給您,並和您一起分享我日常閱讀過的優質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