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g(Animated PNG)是png的位圖動畫的擴展,實現png的動態效果,沒有獲得png的認可,之前的mng的圖像格式,當時png主推的格式,但是其過多的浪費資源,所以被廢棄。
firefox一直支持apng現在支持的還有ios8。
apng的動態圖片的制作一般是分好幾幀,第一部分的幀的結構是png格式的,在不支持apng格式的瀏覽器中,但是其第一幀總會顯示。
Apng樣式實現的原理:
圖是APNG的壓縮原理。
這里簡單一說它的原理。我們看到,這個示例中有三幅圖片,其中IDAT為圖像的“正文”,即構成圖片的那部分數據。這三部分數據被拿出來放到了APNG的長條中。至於IHDR與IEND,指的是一個PNG文件的頭部信息與尾部信息,暫且不用管。
關鍵是要看明白,APNG多了哪幾部分?這里有主要有3部分,即acTL(用於控制動畫)、fcTL(控制框架)以及fdAT(存儲框架信息)。這就是三幅(3個框架)圖片組成的APNG文件。
Mng個apng的關聯:
其中一個便是上面提到的動態的PNG圖像,即APNG(Animated PNG)。從字面上理解,這種格式的圖像就是一個“會動”的PNG圖像。這個最早是由Mozilla的兩名程序員設計出來的,當時Mozilla放棄了MNG圖像格式,轉而自己開發了APNG用以存儲動態多圖文件。
這個MNG文件是PNG開發組設計的用以處理動態圖的“官方”算法,但在實際使用時占用了過多的資源,需要用戶端加載過多的代碼,顯得十分笨重,所以被Mozilla拋棄。不過,PNG開發組本身就不怎么贊成“動態圖”這種算法設計,因為他們覺得讓一種圖片格式既有靜態又有動態展示是一種“糟糕的設計”。
因此,在MNG上,PNG的開發組並沒有下大功夫。不過,Mozilla依然樂此不彼的想要用動態的PNG(APNG)來取代GIF成為下一代動態圖的標准。
動態的gif和apng圖對比的差異:
在體積相仿的情況下,APNG格式的畫質就像是單反,而GIF的畫質就好比普通手機,差異十分巨大。同時,在24位的情況,由於PNG容納的顏色種類遠遠多出256種(實際上是1680萬種顏色),所以色彩還原更加細膩、真實。
Webpng的格式圖片:
WebP 的優勢體現在它具有更優的圖像數據壓縮算法,能帶來更小的圖片體積,而且擁有肉眼識別無差異的圖像質量;同時具備了無損和有損的壓縮模式、Alpha 透明以及動畫的特性,在 JPEG 和 PNG 上的轉化效果都相當優秀、穩定和統一。
PNG 轉 WebP 的壓縮率要高於 PNG 原圖壓縮率,同樣支持有損與無損壓縮
轉換后的 WebP 體積大幅減少,圖片質量也得到保障(同時肉眼幾乎無法看出差異)
轉換后的 WebP 支持 Alpha 透明和 24-bit 顏色數,不存在 PNG8 色彩不夠豐富和在瀏覽器中可能會出現毛邊的問題。
Wep的應用瀏覽器:主要是在安卓和chrome/Opera;
Apng支持的瀏覽器:FF/Sarari和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