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饒點滴,不饒自己


    昨晚又重復了聽了一遍曹禺大師與黃永玉大師的來信,由張國立和王耀慶播講。印象最深的,是永玉大師說的一句,“不饒點滴,不饒自己”。

    原文是這樣,『你是我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從一個海洋萎縮為一條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願的藝術創作中,像晚上喝了濃茶,清醒於混沌之中。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釋、分析得也不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的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

    誰也不說不好。總是“高!”“好!”這些稱頌雖迷惑不了你,但混亂了你,作賤了你。寫到這里,不禁想起莎翁《麥克白》中的一句話:“醒來啊麥克白,把沉睡趕走!』

   “不鞏固、不縝密,演釋、分析得也不透徹”,一直在我頭腦里回想,我回想2016所做的工作,甚至於整個團隊,審視我做的產品。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東西不精致。我很不滿意,不止是2016,產品像進入了一個怪圈,一年前甚至三年前,跟現在的相比,以前有的,現在也有。確實多了很多功能,但明知那些只是錦上添花,而那些基礎的,卻沒有精益求精。東西體驗不好,不穩定,不精致。在公司里,大家都很少說不好,總是全、完整、強,但做為里面的一份子,我又知道,其實不好,每個端我都能指出很多問題,就僅從技術上。

    把東西做精致,是我最想做的。我們開發和集成了很多框架,或許在初期我們不知道一些精要需要解決的關鍵之處,但在一段時期后,我們會發現,哪里不好,哪里亟需解決的。這個時候,基礎的東西,就有明顯的缺陷。就如移動端的混合應用,在13年時,這東西開始發起,大家都是一個頁面嵌一個webview容器,都是這樣做。而時至今日,我們知道要做得像手機原生應用,那就得用原生做。頁面控件的體驗不好已經是個明顯缺陷,這個時候,新出的框架都紛紛用原生實現一套,而我們,還是3年不變。大家都在日異月新的改變,而我們還在腐朽。

    功能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要在精細和全選擇一個,我肯定是要前者。

    當然,最需要警醒的,也是自己。作為一個程序員,我時常想,“你這么寫代碼,你過得了自己那關嗎”。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我們寫得不好,有在偷懶,考慮得也沒那么周全,但就是得過且過。也是在最近半年,當我想偷懶的時候,又總會想起這句話,這時心里會說,”過不了“,逼着自己去改變。

    我之前常笑稱,我自己做的東西,像個玩具,拿不出手。歸根到底,還是對自己做的不滿意,一件都不滿意。以前或許是經驗不足或沒思考到位等因素,但現在經驗已夠,思考已足,真的可以去做——不饒點滴,不饒自己。

    What happens in Las Vegas stays in Vegas. 2017年,我希望能做出自己認為好的東西。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