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p出圖標注之一ArcGIS制圖之Maplex自動點抽稀


   制圖工作中,大量密集點顯示是最常遇到的問題。其特點是分布可能不均勻、數據點比較密集,容易造成空間上的重疊,影響制圖美觀。那么,如果美觀而詳細的顯示制圖呢?

                   

 


主要原理

Maplex中對標注有很好的顯示控制,一旦顯示符號,則會出現符號存在、標注不存在,並且可能存在符號互相疊置的現象(如上圖所示);使用牽引符號將符號作為標注的一部分來顯示,調整閾值自動進行標注間避讓,計算出地圖上所有標注的最佳放置,可以實現當標注不存在時,符號也不存在,從而達到不改變數據的情況下,完美地自動點抽稀。

下面的所有步驟是必須的,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審美來調整標注其他屬性。

實現步驟

第一步,選擇Maplex標注引擎。如果不是,在數據框架上右鍵-屬性-常規-標注引擎,選擇選擇Maplex標注引擎即可。

 

第二步,選擇牽引線標注。在測試點圖層上右鍵-標注-點擊"符號",在彈出的符號選擇器中選擇項目符號牽引線(必須是這種樣式),然后單擊"編輯符號"准備進行修改。

 

第三步,設置牽引容差。在彈出的編輯器選擇高級文本-文本背景-屬性,這里最重要的一步是設置牽引線容差,其值為符號到標注的距離(單位為磅,1磅約=0.03527厘米,1厘米約=28.35磅),設置間距為0,然后點擊牽引線復選框下的"符號"。

 

第四步,設置標注屬性。在彈出的符號編輯器中選擇類型為"標注線狀符號"(英文為marker line symbol),在標注線選項卡中,點擊"符號",設置為無色。

 

在"線屬性"選項卡中,修改線整飾類型為第二項,並點擊"屬性",修改點樣式為自己需要的符號樣式。修改完成后,一步一步確認。

 

第五步,設置適合的偏移值。選擇工具中的"標注工具欄",打開標注管理器,點擊點的默認標注分類,設置放置屬性中的偏移量為9,這個值也非常重要,偏移量必須大於等於牽引容差;建議偏移量比-牽引容差=0或1。

 

第六步,設置圖層原來符號。修改原來的點符號樣式為無色,這里已經將符號與標注一起顯示了,所以不再需要原來的樣式了。

 

 

到此,修改完成,顯示效果如下:

 

注意事項

(1)如果要調整符號樣式需要在第四步中進行;如果要調整符號與標注的距離,需要在第三步中設置牽引容差,並在第五步中重新設置偏移量;

(2)可以將抽稀后的符號保存到樣式庫中,以便分享和重復利用;

 

(3)由於技術原因,經過點抽稀后圖層生成的圖例為空白,需要使用繪圖工具(或插入圖層或PS)修改圖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