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中為了便於設計者的網站布局新添加了一些標簽,本文主要講解這些標簽的實際應用方法。
大多數前端的朋友在設計網站時主要應用<div>標簽構造盒子進行布局,這是種非常高效的方法,可以將整體的布局分拆成為各個部分的布局。在html5中我們可以省去更多的時間對盒子的屬性進行設置。下面兩圖是對傳統方法與HTML5布局方法的對比,可以看出,兩種方法都能實現我們的設計思想。
<header>,<footer>:header常用於網站頭部的制作,footer常用於網站尾部的制作。
<header> <h1>Yoko's Kitchen</h1> <nav> <ul> <li><a href="" class="current">home</a></li> <li><a href="">classes</a></li> <li><a href="">catering</a></li> <li><a href="">about</a></li> <li><a href="">contact</a></li> </ul> </nav> </header>
<footer>
© 2011 Yoko's Kitchen
</footer>
網站的頭部基本都會包含導航,導航的設計在HTML5中由<nav>(navigation:導航)標簽完成。上面的代碼中nav就位於header中。
<artical>:這就是我們網站的主體部分了,用於作為放置網站主要元素的容器,雖然也的是artical,但是他真的是容器不是文章,官方介紹:the artical elements can acts as a container for any section of a page that could stand alone and potentially syndicated。
<aside>:這就是我們網站的側邊欄了,比如常見網站的側邊導航欄。
<section>:其中文意思是模塊,其標簽內的元素應該是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比如音樂,電影,圖書各個模塊。
<a>:HTML5允許將一整塊元素變為鏈接,意思是<a>標簽內部可以再包含其他元素。這個常常被而惡意網站利用,用戶點擊的是關閉按鈕,卻打開了另外的一個惡意網站。
<a href="introduction.html"> <article> <figure> <img src="images/bok-choi.jpg" alt="Bok Choi" /> <figcaption>Bok Choi</figcaption> </figure> <hgroup> <h2>Japanese Vegetarian</h2> <h3>Five week course in London</h3> </hgroup> <p>A five week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Japanese vegetarian meals, teaching you a selection of rice and noodle dishes.</p> </article> </a>
<figure>:figure提出的主要原因是在傳統的html語言中我們對內容的補充說明需要利用其它標簽,而figure與figcaption搭配使用可以增加代碼的可讀性(沒錯就是只有這個功能)
<figure> <img src="/macaque.jpg" alt="Macaque in the trees"> <figcaption>A cheeky macaque, Lower Kintaganban River, Borneo. Original by <a href="http://www.flickr.com/photos/rclark/">Richard Clark</a></figcaption> </figure>
這些新的元素在舊版本瀏覽器中會被當做行內元素,所以為了保證頁面的正常顯示,可以加入以下代碼:
css:
header, section, footer, aside, nav, article, figure
{
display: block;}
html:
<!--[if lt IE 9]> <script src="http://html5shiv.googlecode.com/svn/ trunk/html5.js"></script> <![endif]-->
HTML的主要有點是能夠讓開發者更加語義化的開發頁面,比如在HTML之前各個開發者對header都可能會按自己的習慣命名,而HTML5將頭部都統一的命名為了<header>,避免了開發者之間代碼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