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的功能開發工具跟公眾號的差別,小程序是一種減負思維對簡單APP是巨大打擊
摘要:
小程序和公眾號最大的區別有如下四點:
1.小程序沒有粉絲,開發者在后台能看到的只能是累計用戶訪問數以及實時統計;
2.小程序不能發送消息
3.小程序沒有webview,外鏈無施展之地
4.小程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實現了張小龍說的: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在小程序中可以使用定位、拍照、錄音、socket、音頻、視頻、文件、地圖、重力感性、掃碼等等,如此豐富的接口足以創造出新奇的應用出來。
從小程序的理念也可以看出,小程序適合低頻化的App,這或許對傳統工具類app是一個挑戰。估計用戶卸載app也是這類app
將小程序與線下實體結合,將微信登陸、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等功能結合,開發者或者服務商可以創造出更多基於支付的場景,接下來類似的創業公司會產生一波。
張小龍表示推出小程序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服務形態。小程序最基礎的特性是無需安裝,第二點是觸手可及,第三點是用完即走。
--------------------------------------------
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你可以通過“搜索”來獲取小程序,也可以通過好友的分享直接進入到小程序中。你甚至可以把小程序放到桌面上直接啟動,也可以返回聊天框來回切換,還可以與公眾號進行關聯,直達小程序,你瀏覽過的小程序被專門收集到了“小程序”里,可以說入口相當豐富!
最直接是通過線下渠道掃碼,這是小程序接下來最主要的發展方向。
將小程序與線下實體結合,將微信登陸、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等功能結合,開發者或者服務商可以創造出更多基於支付的場景,接下來類似的創業公司會產生一波。
小程序和公眾號最大的區別有如下四點:
1.小程序沒有粉絲,開發者在后台能看到的只能是累計用戶訪問數以及實時統計;
2.小程序不能發送消息
3.小程序沒有webview,外鏈無施展之地
4.小程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實現了張小龍說的: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小程序和APP還有很大的區別,小程序畢竟是“小“,開發者或服務提供商需要在這個”小“的應用中,盡可能快的達到用戶支付、完成服務,這才是小程序的使命。
支付環節達到最短,讓支付也觸手可達,這才是發揮小程序的威力。
-------------------------
基於APP特性的服務
在小程序中可以使用定位、拍照、錄音、socket、音頻、視頻、文件、地圖、重力感性、掃碼等等,如此豐富的接口足以創造出新奇的應用出來。
基於視頻的直播服務、基於語音的服務在微信中還沒有廣泛存在,小程序也許會成為一個新的入口。
很多電商網站在進行小程序版本的開發,體驗好、和支付的緊密結合、與公眾號關聯、學習與開發成本低並且場景豐富,小程序版本的商城已然成為電商的又一入口。
每日優鮮、京東購物等都已開通小程序版本。
工具類、生活類應用
張小龍說微信就是一款工具,為了提高效率而生。這也是小程序的一個願景,做工具。
從小程序的理念也可以看出,小程序適合低頻化的App,這或許對傳統工具類app是一個挑戰。估計用戶卸載app也是這類app
微信已經明確說過,不會自己做小程序商店,那么這個活只能由開發者干啦,所以小程序一推出,各個小程序商店冒出頭來,目前比較活躍的是知曉程序。后續還會有其他的小程序商店繼續冒出。
微信不做小程序商店,我們做了一個 | 愛范兒
http://www.ifanr.com/minapp/768050
小程序商店 | 知曉程序
https://minapp.com/miniapp/
自動生成小程序服務
微盟已經提出了旺鋪小程序的概念,支持一鍵生成小程序商城,后期會有更多的小程序生成工具,獲取就像現在生成HTML5宣傳冊一樣簡單方便。
為小程序提供后端服務
對於普通開發者而言,開發微信小程序還要開發后台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現在已經有很多即時內容提供商已經結合小程序推出相應功能,比如野狗SDK推出微信小程序版還有騰訊雲服務。
針對小程序開發的工具、腳手架,開發更方便,你可以像寫vue一樣寫小程序。
小程序組件化開發框架:webpy:https://wepyjs.github.io/wepy/
小程序項目腳手架工具:miniapps:https://github.com/DDFE/miniapps
UI庫:WeUI:https://weui.io/
==============================
任何商業模式之所以成立,不但要對用戶有好處,也要對商家有好處。自然,那些被搶走可營銷用戶時間的APP,勢必會對小程序保持警惕。
現在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充斥着各種營銷行為,像無處不在的推送、廣告、優惠券等,往往令用戶煩不勝煩。小程序卻反其道而行之,沒有推送,不能分享到朋友圈,處處都顯示出它在拒絕營銷。這樣做的初衷很好,將程序的功能回歸於服務,服務就是服務、用完即走,非常純粹。不過,無法忽視的卻是,問題的另外一面是營銷的經濟本質,或者說動力機制,是通過資源的互換,使得不同資源獲得更高的邊際效用。
小程序是一種減負思維
顯然,錢是效用最大化的。但有時候,返給用戶5元錢現金,不如把這些錢集結起來,換取另一種資源,再以某種優惠的形式,返給用戶。比如,用戶不能用5元錢買到電影票,商家卻可以用低價買到閑時大量電影票,再分發出去,使得一部分用戶獲益。這個過程,由於技術無法精確識別需要的人,往往采取群發形式,按概率獲得用戶。用戶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打擾,但同時也會獲益,否則可以選擇刪掉這個APP。通過這種資源互換,APP獲得自身的利益,這就是目前大量工具性APP生存的方式。而這類營銷,正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生存之基。
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付費很難發生,外部條件、社會習慣,都不見得會接受付費的方式。消費者不願意付費,但可能願意忍受一點營銷。這種情況下,小程序橫空出世。不過,當小程序擠壓掉那些營銷,也就意味着消滅了舊生態。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小程序可能會是互聯網生態的轉折點。小程序的思維,是一種減負的思維,讓信息減少,讓你的注意力集中。這種思維會慢慢成為互聯網產品設計的主流。
小程序對簡單APP是巨大打擊
事實上,對於非常低頻(低頻率使用)的,無法立足用戶手機的企業,小程序是一個好事情。因為對這些企業來說,反正無法擁有自己的APP;相反,用了小程序,會增加用戶時間,增加營銷機會。對於高頻(高頻率使用)APP來說,它們雖然沒有被卸載之憂,但需要在損失一定可營銷、高體驗的用戶時間,與多一個渠道帶來的利益之間權衡。而對於中間的夾層,也就是使用頻次一般,簡單的、工具類APP來說,小程序不啻為一個打擊,因為小程序會搶了它們可營銷的用戶時間。
以當下熱門的共享單車為例,用戶對共享單車有需求、有依賴。重度用戶就不說了,一般使用頻率不高的用戶也還得在自己手機上留一個APP。不過,有了小程序,這些用戶就完全不用保留APP了。而只要有一個競爭對手做了小程序,共享單車的任意一方都不可能不跟進。本來作為工具類的APP,共享單車的轉化並不容易,現在用戶時間全部轉移到小程序里面去了,勢必可營銷的用戶時間會進一步減少。對於此類APP,小程序的到來,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商業模式之所以成立,不但要對用戶有好處,也要對商家有好處。自然,那些被搶走可營銷用戶時間的APP,勢必會對小程序保持警惕。因為足夠“小”,所以小程序本身就意味着只留得下核心、有用的功能。不過,就眼下而言,只有提供好的內容,創造更多更美好的事物,用戶才會買單。如果這一步做到了,大規模卸載APP的時候也就到了。
=======================================
張小龍表示推出小程序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服務形態。“我理解,未來的應用程序應該是一種無處不在,隨時可以訪問的狀態。”張小龍解釋,小程序最基礎的特性是無需安裝,第二點是觸手可及,第三點是用完即走。“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形態。”
同時,張小龍再次闡釋了自己對“好產品”的理解。“年初公開課的時候,我說一個好的工具是讓用戶用完即走。”他說,用完即走這句話被很多人誤解,其實它的邏輯是“任何一個工具都是為了提高用戶的效率,微信也是一個工具,微信的任務也是用最高效的方法幫助用戶完成任務。”
關於大家關注的小程序方面,張小龍表示,小程序的入口可能主要在於掃描二維碼。小程序在微信內不會出現小程序的應用商店,也不會有應用推薦,不能推送消息,同時還無法直接分享到朋友圈。而且張小龍表示,目前小程序暫時不能做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