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日志變量含義


log_format logstash "remote_addr | $time_local | $request | $status | $body_bytes_sent | "
 "$request_body | $content_length |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 "
 "$http_cookie | $remote_addr | $hostname | $upstream_addr | $upstream_response_time | $request_ time";

 

 1.$remote_addr 與$http_x_forwarded_for 用以記錄客戶端的ip地址;
 2.$remote_user :用來記錄客戶端用戶名稱;
 3.$time_local : 用來記錄訪問時間與時區;
 4.$request : 用來記錄請求的url與http協議;
 5.$status : 用來記錄請求狀態;成功是200,
 6.$body_bytes_sent:發送給客戶端的文件主體內容的大小,比如899,可以將日志每條記錄中的這個值累加起來以粗略估計服務器吞吐量。
 7.$http_referer :用來記錄從那個頁面鏈接訪問過來的;
 8.$http_user_agent :記錄客戶端瀏覽器的相關信息;

9.$request : 請求內容

10.$status :請求狀態嗎

11.$http_user_agent: 客戶端機型

12.$http_cookie客戶端的cookie

13. $hostname 本主機服務器主機名

14.$upstream_addr 轉發到哪里

15.$upstream_response_time : 轉發響應時間

16.$request_time:整個請求的總時間。 

17.$server_name:虛擬主機名稱

18.http_x_forwarded_for:客戶端的真實ip,通常web服務器放在反向代理的后面,這樣就不能獲取到客戶的IP地址了,通過$remote_add拿到的IP地址是反向代理服務器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務器在轉發請求的http頭信息中,可以增加x_forwarded_for信息,用以記錄原有客戶端的IP地址和原來客戶端的請求的服務器地址。

19. $ssl_cipher:交換數據中的算法,比如RC4-SHA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