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了微信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今天早上,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分享了小程序的理念,並且公布了小程序將於1月9日上線。

為了體現張小龍對未來程序形態的理解,小程序有四個特定: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今天,36氪剛好有機會體驗了一下攜程、36氪和“小程序示例”三枚小程序,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氪的小程序先保密,至於“小程序示例”,則是微信制作的一個展示性質的小程序,給開發者們介紹小程序目前有什么組件和接口。跟張小龍說的一樣,用戶需要通過在微信里掃二維碼進入小程序:掃碼之后,就會直接跳到小程序,出現“組件示例”的界面(之后要稍微加載幾秒),在這里,你基本只能查看一層層的介紹。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小程序示例”小程序(左邊是加載頁面,右邊是主界面)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小程序的功能啦。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小程序示例”接口界面

上面是一個演示內容性質的小程序,以下我們來展示一個工具性質的——攜程。

如果小程序目前的入口真的只有二維碼、搜索,而沒有訂閱和推送的話(之前不是說可以放在桌面嗎),我氪產品同學表示,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工具”的東西,而且是比較低頻的工具,似乎不太適合做內容。

相反,對於攜程這種訂酒店、火車票和機票等工具性質非常強的服務而言,似乎就非常適合做小程序。

掃攜程提供的二維碼之后,看到攜程小程序的名字為“攜程酒店機票火車票”,這果然是個又長又直白的名字,讓我不禁想起的家鄉的紅蘿卜玉米豬骨湯。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攜程小程序加載頁面

確認進入體驗版之后,就正式加載進入小程序,跳到了以下這個頁面——沒錯,就是可以訂酒店、機票、火車票、汽車票四個產品入口。在這之前,會問你是否允許小程序獲取你的定位。我拒絕了,不過據攜程方面說可以基於地理定位自動運行,為用戶推薦附近酒店,並確定機票、火車票的原始出發地。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然后就基本上可以像用攜程那樣去用訂票了。

進入酒店頁面,可以實現按價格/星級、歡迎度排序,也可以直接在搜索欄中搜索關鍵字等。隨便點進一家店酒店,可以查看相冊、點評,還有位置(地圖)。你沒猜錯,這里用的就是騰訊地圖,這種情況在待會的在線支付環節也會如你所料地出現的。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選擇預訂之后,會要求你先登錄,用手機驗證碼快捷登錄、賬號密碼登錄都可以。體驗之后發現,即便退出了這個小程序之后,只要你之前登陸過,下次就不需要在登錄啦。

填好個人信息,就到了支付環節了。這里根據店家的不同,會有到店支付和微信支付兩種方式。

攜程小程序的主頁下方,還有一個訂單選項,里面可以查看到用戶的所有訂單,不單單是只有在小程序里下的單哦。

至於機票預訂頁面,攜程方面表示,目前小程序只支持國內機票預訂服務,國際機票還尚未開通。

最后,擺弄完之后,可以通過右上方的省略號,退出小程序。

只有安卓的小程序才是“真正的小程序”?

從產品體驗上來看,小程序的運行速比瀏覽器穩定(本小明用的也是QQ瀏覽器哈哈),比較少出現卡頓。當然,網速慢除外……這也許跟小程序的容量限制有關,據程序猿們透露,目前只有1M,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小程序內部功能的開發。

至於具體的應用場景,確實像張小龍所列舉的場景,是最為適合的,在餐館里排隊或者說點菜,並不需要去下載這個餐館的應用程序,只需要在餐館掃一下它的二維碼,然后就啟動了這個餐館的小程序,就可以點餐和排隊。當我做完這些事情,真正用完即走。

其實,像ofo、摩拜,還有外賣等O2O服務,也適合使用這個小程序,因為這些不一定所有人的使用頻次都很高,但也許會有用到的時候。比如,我幾乎每天用ofo,但是從來下載過它的APP,一直通過微信公號使用。

所以,正如無數機智的我氪讀者微信中問:請問這樣和在微信里面瀏覽一個網頁有什么區別(微笑臉)?——我們稱其為h5之問。

對,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小程序的運行是全屏的,界面跟進入了一個APP很像,更為沉浸跟在微信里面訪問h5不一樣;其次,它的瀏覽體驗更為穩定。

不過,這還不夠,除非……進入小程序之后他不會打斷聊天,再次進入之后也依然是離開時的頁面。

我也是非常不辭勞苦地想要知道這個答案,但親身體驗之后,可以告訴你:

對蘋果用戶來說,除了上面說到的東西之外,貌似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有體驗者發現了可以告訴我……)

但是,對廣大安卓用戶來說,是有的!(作為千年安卓用戶,有一種終於揚眉吐氣一回的感覺。)

在安卓系統上,小程序,真的像是一個小小的程序一樣在運行。這意味着,它就像在運行兩個程序一樣(具體看下面的截圖),你可以先行離開這個頁面,去聊聊天,再回來操作或者閱讀;而不需要像一樣,多次點擊,再回到微信公號的某個頁面中。這就是它與在微信公號中內嵌h5的區別,提升了用戶體驗。

不僅如此,安卓還可以同時運行幾個小程序,是不是真的很像“小程序”?不過,在體驗中發現,如果離開了某個小程序一段時間,它似乎是會自己關閉的。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左邊是安卓系統,右邊是蘋果系統

可惜,在iOS系統中,小程序好像是內嵌在微信中的……一旦你離開這個頁面,就相當於離開了這個小程序。估計這個跟蘋果和安卓系統的不同架構有關,具體就由廣大程序員為大家解釋了。

不過無論是什么原因,蘋果系統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起碼也是超過20%,難道產品經理張小龍會置這1/5用戶的體驗於不顧嗎?然而,蘋果又會給小程序這個看上去像App Store一樣的東西放行嗎?嗯,接下來就看看微信團隊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了。

支付入口又多一個?

最后多說兩句,從目前的入口和模塊來看,小程序能應用的場景有限,對於蘋果手機來說,除了瀏覽體驗之外,它跟h5似乎真的沒有特別大的區別,而且只有1M,商家或者公司在什么場景下需要用到這個呢(各位產品同學好好思考)?

不過,想起之前網上曝出的張小龍把小程序放在桌面的文章,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把小程序放在了桌面,打開它就像沒有經過微信一樣,真的就如大家想的那般,像一個真正的APP。

只是,其中默認的微信支付,對於微信搶占支付入口無疑是有好處的;而且,口碑和糯米等生活平台已經開始給商家“賦能”的策略,商家接入口碑和糯米之后,除了可以用其來導流之后,有的還可以在上面點菜和付款,現在小程序出現了,如果商家們自己有了小程序之后,也許不至於放棄前兩者,但流量是不是怎么也會少了呢?

當然開發小程序是有門檻的,不是每位中小商家都有能力或者強烈的需求要去開,但為了擴展流量,也許口碑、糯米、餓了么和愛鮮蜂等O2O或者到家服務平台,是不是自己也會開發一個小程序呢?如果會的話,感覺真的有點像又一波微信公號,給自己打工的同時也給微信打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