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 OS 常用配置命令


1、ifconfig   #查看網絡接口狀態

2、ifconfig –a  #查看主機所有接口的情況

3、ifconfig eth0 192.168.1.106 netmask 255.255.255.0  

#用ifconfig 來配置eth0的IP地址、網絡掩碼(機器重啟之后將會丟失)

4、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添加默認網關

5、ping 8.8.8.8   #ping:向目標主機發送ICMP數據包,檢測IP連通性。

6、nano /etc/resolv.conf    #用nano編輯器打開指定文件

#nano :文本編輯器(ctrl+O保存,ctrl+x退出)

#resolv.conf : 該文件是DNS域名解析的配置文件

7、vi /etc/resolv.conf    #用vi 編輯器打開指定文件

#vi :文本編輯器(退出vi編輯器用 :wq 或 :q! 前者保存退出,后者不保存退#出)

8、yum update   #更新所有的rpm包

9、yum search ssh  #搜索匹配軟件包

10、yum install openssh-clients  #用yum安裝開源ssh客戶端

11、mkdir sources   #創建目錄sources

12、scp root@211.144.118.44:root/*.tar.gzsources/

#把211.144.118.44機上的/root/*.tar.gz傳到本機的sources/文件下

13、ssh root@211.144.118.44

#遠程連接211.144.118.44,用戶名是root

14、ps aux   #顯示所有進程和其狀態

15、ll   #列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詳細信息(它實際是ls –l的一個別名)

16、cd sources/    #打開到sources文件下

17、yum install links   #用yum安裝links

18、links http://mirrors.163.com 

#連接到指定網站

19、cp CentOS6-Base-163.repo /etc/yum.repos.d/

#復制文件到指定的目錄下

20、cd /etc/yum.repos.d/     #打開指定文件

21、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為文件或目錄改名,把文件CenOS-Base.repo重命名為CentOS.repo.bak

22、yum install nano   #安裝nano編輯器

23、nano   #打開nano編輯器

24、passwd root  #更換密碼

25、top  

#性能分析工具,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占用情況,退出top用ctrl+C

26、rpm –ivhMySQL-client-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rpm –ivh 包名   (安裝一個包)

27、yum erase MySQL-libs  #從系統移除mysql-libs

28、mysql    #啟動mysql

29、reboot    #重啟

30、ls   #列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列表

31、df –lh   #查看分區情況

32、route   #查看路由信息

33、cp sources/my.cnf /etc/   #復制文件到指定的目錄下

34、nano rc.local/   #用nano 編輯器打開rc.local

35、ls –l   #功能同ll

36、whereis network  #定位network位置

37、fg  #把作業放置前台執行

38、history     #打開歷史記錄

39、histsize=50   #定義了history命令輸出的記錄數

40、histfilesize=50 #定義了在.bash_history中保存命令的記錄總數

41、reboot   #重新啟動系統

42、shutdown  #關機或重新啟動

43、shutdown –help  #查詢關機命令的使用方法

44、history |more   #查詢歷史記錄(從第一條開始)

 

45、上述3、4、可以建立內網,不過重新啟動之后便失效。

讓系統重啟之后內網仍可以用:

把3、4兩條寫到rc.local(可以用vi 或 nano編輯器)

46、域名解析DNS配置:

在/etc/resolv.conf文件中添加:nameserver 8.8.8.8

 

47、安裝mysql數據庫

需要安裝以下幾個包:

MySQL-client-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MySQL-devel-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MySQL-shared-compat-5.1.60-1.rhe15.x86_64.rpm

MySQL-server-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rpm文件是Red Hat公司開發的軟件安裝包,rpm可讓Linux在安裝軟件包時免除許多復雜的手續。該命令在安裝時常用的參數是–ivh ,其中i表示將安裝指定的rmp軟件包,V表示安裝時的詳細信息,h表示在安裝期間出現“#”符號來顯示目前的安裝過程。這個符號將持續到安裝完成后才停止。

 

Mysql數據包是打到sources目錄下的,所以在sources目錄下安裝。

 

安裝客戶端

rpm –ivh MySQL-client-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rpm –ivhMySQL-devel-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rpm –ivh MySQL-shared-compat-5.1.60-1.rhe15.x86_64.rpm

安裝服務器端

rpm –ivhMySQL-server-community-5.1.60-1.rhe15.x86_64.rpm

   MySQL-devel-community 是開發用的一些lib

mysql-shared-compat 是一些和以前的版本兼容用的lib

 

復制文件my.cnf到 /etc/下:

cp sources/my.cnf  /etc/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