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西瓜皮,講到哪里是哪里吧。
最近寫畢業論文,發現好多東西才開始串聯起來。以前看論文的一些細節知識面在寫大論文的研究背景時,串聯了起來。所以就覺得你要研究什么,就得對背景熟悉,至少知道自己站在哪一塊,腳下踩的是什么理論基礎,有哪些研究工具。
比如:研究大規模MIMO的信道估計,需要模型,不能只知道 y=Hx+n,然后就止步於此了,太局部,事業太窄對研究創新沒有幫助,什么是信道模型,常用的信道模型是那些,,最新的大規模MIMO的信道模型有哪些新東西?都需要知道,並不是說我的研究點只在這一塊我就不需要其他的了,不是的。最近看到了大規模MIMO的信道模型,才知道有基於幾何的隨機信道模型和相關性隨機信道模型。而我常用的SCM 和WINNERI ,WINNWE II都是基於幾何的隨機信道。以前看論文的時候也有見到Kronecker積模型,而這是基於相關性隨機信道模型。真是豐富啊,研究點遍地都是,只是要耐下心來去深入的鑽進去,了解這個東西,你就知道它長於哪里,又有哪里不足,若是只看一篇論文,不去了解相關的知識,那樣就成了閉門造車,痛苦且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