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傳輸 非透明傳輸


透明數據傳輸是指:上位機與模塊進行信息交換的數據格式,沒有像指令字頭、結束符等數據包信息,只要上位機串口有數據輸出,模塊就把串口的數據以無線方式編碼發送,當接收模塊接收到發射模塊發送的無線數據信號后進行解碼,把解碼后的數據按發送端的格式從串口輸出。也就是說模塊對使用者是開放的,透明的,實際上,在點對多點的組網通信中,我們完全可以將無線數據透明傳輸方式等同於有線連接的總線方式。不同點是無線連接方式存在較大延時。

 

 

就是在傳輸過程中,對外界透明,就是說看不見是傳送網絡不管傳輸的業務如何,只負責將需要傳送的業務傳送到目的節點,同時保證傳輸的質量即可,而不對傳輸的業務進行處理。

2、透明傳輸是指數據直接通過系統中的互連功能模式而不進行RLP糾錯,如果進行了RLP糾錯即為非透明傳輸。

3、就是所謂的透明傳輸,不管傳的是什么,所采用的設備只是起一個通道作用,把要傳輸的內容完好的傳到對方!

4、透傳的設備是個黑箱子,進來是什么出去也是什么
透明傳輸是指不管所傳數據是什么樣的比特組合,都應當能夠在鏈路上傳送。當所傳數據中的比特組合恰巧與某一個控制信息完全一樣時,就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使接收方不會將這樣的數據誤認為是某種控制信息。這樣才能保證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透明的。
透傳的設備是個黑箱子,進來是什么出去也是什么。
透明傳輸不用關心下層協議的傳輸,比如你要寄信,只需要寫地址交給郵局就行了,然后對方就能收到你的信,但是中途經過多少車站,火車,郵遞員,你根本不知道,所以對於你來說郵遞的過程是透明的。
與面向連接和電話系統的工作模式相似,其特點是:
1、面向連接的數據傳輸過程必須經過建立連接、連接維護和釋放連接的3個過程;
2、數據傳輸過程中,各分組不需要攜帶目的地址。
面向連接數據傳輸的收發數據順序不變,因此傳輸的可靠性好,但協議復雜,通信效率不高。
說明:RLP(Radio Link Protocol): 無線連接協議,是一種嚴格的糾錯方式。當數據在接收端被 “查出”有錯后,接收端可要求電話重新進行數據傳輸,如有必要,反復進行,直至接收數據完全正確為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