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ba
原理:在linux機器上共享一個目錄出來,讓windows通過網上鄰居去訪問
(i)共享一個不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能訪問的目錄(可讀不可寫)
一、打開配置文件:
vim /etc/samba/smb.conf
1、修改security的驗證方式為share (默認是user)
security = share
2、修改工作組為WORKGROUP ——》 windows 能訪問
workgroup = WORKGROUP
3、最后面加上一段: 共享的名字叫 jiayi
[jiayi]
comment = share all
path = /tmp/sambadir
browseable = yes
public = yes
writeable = no
參數說明:
(a)path:共享的目錄
(b)browseable:是否允許在工作組里面(no:網上鄰居看不到你的)
(c)public:公開的 public,因為匿名任何人都能訪問,所以要yes
(d)writetable:不可寫
二、啟動服務: /etc/init.d/smb start
三、創建共享的目錄: mkdir /tmp/sambadir
四、創建測試目錄+文件,並修改權限
1、cp /etc/passwd /tmp/sambadir/1.txt
2、mkdir /tmp/sambadir/test
3、chmod 777 !$
不管誰登陸到 sambadir/test 目錄下,是可以創建目錄文件(配置文件可以禁止寫的 )
五、windows測試,訪問共享目錄
1、運行輸入: \\192.168.131.110
jiayi 目錄下有 test 目錄 和 1.txt

2、test 目錄下不能新建文件 ——》 writeable = no
六、linux訪問共享目錄(沒有用戶名和密碼的情況 )
1、smbclient //192.168.131.110/jiayi
2、提示輸入root的密碼,直接回車跳過
七、通過掛載的方式去訪問
1、先安裝關於mount相關的包:yum install -y cifs-utils
2、掛載到 opt 下: mount -t cifs //192.168.131.110/jiayi /opt/
略過輸入密碼
3、cd /opt/
打開1.txt顯示沒有問題,但是進入test目錄下創建文件寫入東西不行(無權限: writeable = no)
(ii)共享一個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能訪問的目錄(可讀可寫)
一、編輯配置文件
vim /etc/samba/smb.conf
1、共享那塊 [jiayi] 全部刪除(或用分號;注釋)
2、security = user (需要驗證)
3、最后面增加一段
[windysai]
comment = share for users
path = /tmp/sambadir
browseable = yes
writable = yes
public = no
參數說明:
(a)comment = share for users:自定義描述
(b)path = /tmp/sambadir :共享目錄
(c)browseable = yes: 可瀏覽
(d)writetable = yes :可寫
(e)public = no:不公共
二、保存,創建測試用戶
1、useradd smbuser1
ps:不需要定義密碼!
因為登錄smb服務並不是用系統的用戶名和密碼
但要注意,
smb服務登錄的時候,學員用的用戶名和系統的用戶名是相同的,但是實際上我們這個用戶只是映射過來的,只是系統用戶的一個映射!
2、增加一個用戶 pdbedit -a smbuser1
參數說明
-a: 增加
-x: 刪除一個用戶
-h: 列出有哪些選項
三、創建用戶后,重啟服務
/etc/init.d/smb restart
四、windows 測試訪問
\\192.168.131.110\
windysai
1、輸入用戶+密碼
smbuser1 123456

2、在test目錄下創建文件保存記得是 utf-8 編碼
五、linux 測試訪問
smbclient -Usmbuser1 //192.168.131.110/windysai
六、通過mount的形式(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
1、卸載: umount /opt
2、掛載:mount -t cifs -o username=smbuser1,password=123456 //192.168.131.110/windysai /opt/
-o: 后跟選項
3、可以創建文件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