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貼倆行業老梗
一個程序員下班了,他老婆給他打電話說下班回來的時候買一籠包子看見賣西瓜的就買兩個,然后他就回家了心里想買一籠包子看到賣西瓜的就買兩個,然后他在路上看到賣西瓜的,就買了兩個包子回家了。
還有一個記不大清楚了,大致意思是本來需要換個燈,發現沒有螺絲刀,就去鄰居家借,但是鄰居家的螺絲刀有問題,於是又去先修理螺絲刀,等等。
第一個一般用來說明程序員思維的代碼邏輯慣性,看見賣西瓜的就買兩個,普通人估計抱着兩個西瓜一籠包子就回家了,可憐的程序員把看見賣西瓜這個當成了if判斷,直接把包子變量置為2了,這回到家鍵盤估計是要碎了。
生活中的程序員多半是不會出現這種低級bug的,這個梗的傳開,也許更多是因為程序員是有自嘲精神的一群人,給生活加點料而已。
第二個梗看上去這個人做事情似乎太固執了一些,稍加變通就能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卻在核心問題之外徘徊,把時間都耗在了周圍優先級不高也沒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基本能說明做事兒需要講輕重緩急。
兩種態度
如果非得給程序員從人群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胡來型,一類是標准型。
胡來型程序員大概有略微的神經質,精力旺盛,仿佛大腦時刻在燃燒;
出牌不按路子,遇到開發任務時往往一針見血的提出解決方案或者尖銳問題;
不喜歡繞路子,能踩死一片草橫穿過去,絕不轉身繞直角;
之所以叫胡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這類程序員總能突破一些思維障礙,給出讓標准型程序員心服口服的解決方案。
標准型程序員基本四平八穩,他有很多標准的事務處理流程,能按照1234走的絕不跳躍前進,也可能是因為掉坑太多。
這類程序員一般畫圖都是直線來直線去,無法忍受不規則形狀,無法忍受排版不對齊,你看他的代碼一般會感覺很順暢。
團隊中如果同時有胡來型程序員和標准型程序員,能夠極大豐富編碼工作,某種程度上也帶來了happy coding的效果。
我碰見的大多數程序員是標准型的,胡來型的可遇不可求,如果不幸某個人同時具備這兩個特性,那得恭喜了,萬里挑一的人才。
翁玉禮
2016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