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群里面看到小伙伴誤操作把服務器上重要的文件給刪掉了,於是google了下,找到一篇文章把rm命令改造成mv命令,源博客如下:http://blog.csdn.net/dataspark/article/details/13015351,下面是步驟
1. 在/home目錄下新建兩個目錄,命名為:.trash,tools 2. 在/home/tools/目錄下,新建一個shell文件,命名為: remove.sh PARA_CNT=$# TRASH_DIR="/home/.trash" for i in $*; do STAMP=`date +%s` fileName=`basename $i` mv $i $TRASH_DIR/$fileName.$STAMP done 3. 修改~/.bashrc, 增加一行 alias rm="sh /home/tools/remove.sh" 用我們自建的remove.sh替代rm命令 4. 設置crontab,定期清空垃圾箱,如: 0 0 * * * rm -rf /home/.trash/* 每天0點清空垃圾箱 5. source ~/.bashrc 使替換立即生效 經過上面的步驟后,執行rm刪除的文件,會被放入垃圾箱。如果誤刪除,可以從中恢復。 3. 修改~/.bashrc, 增加一行 alias rm="sh /home/tools/remove.sh" 用我們自建的remove.sh替代rm命令 4. 設置crontab,定期清空垃圾箱,如: 0 0 * * * rm -rf /home/.trash/* 每天0點清空垃圾箱 5. source ~/.bashrc 使替換立即生效 經過上面的步驟后,執行rm刪除的文件,會被放入垃圾箱。如果誤刪除,可以從中恢復。
測試如下:
在當前目錄下創建了一個del_test目錄,然后執行rm del_test后結果如下:
可見被刪除的del_test在/home/.trash目錄里,這樣誤刪除的文件就能在這里找到。沒試過比較大的文件,小文件測試都沒問題。
寫在后面:防止服務器上文件誤操作的辦法感覺沒有,只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比如可以利用sudo限制賬號的使用命令權限,把rm命令改造成mv命令,培訓相關需要使用服務器人員linux命令操作,root權限最小化,服務器密碼只掌握在公司重要的人手上,其他一律不給密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