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FI模式安裝Win10和Linux雙系統


最近心血來潮,想裝一個Linux、Windows雙系統,吸取上次安裝的經驗,這次一定都要使用UEFI模式啟動,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是支持此種啟動模式的系統(一般解壓之后都有efi文件夾不需要刻錄),這次遇到的問題主要如何分區,失敗幾次后找到一篇寫的十分詳細的博客,自己搬過來,以備以后使用。

原文鏈接:親測UEFI啟動模式的電腦安裝Win10和Ubuntu雙系統

------------以下是原文--------------

我個人不太喜歡虛擬機下安裝系統,一來運行效率不行,二來原生體驗不行。

原本我的電腦是Windows 10專業版,為了體驗和學習Linux,我給本本安裝了Ubuntu 16.0.4 LTS(目前官網能下載到的最新版本),於是各種搜安裝教程,感覺各種復雜。

后來我發現了他們復雜的原因,我仔細看了下這些教程文章的時間,很多都是好幾年前的教程,就算是時間很近的,也是抄來抄去,長篇大論無奇不有。其實那都是因為以前的電腦都不是UEFI啟動,而是Legacy,大家都知道Win8以后都有快速啟動,必須得依靠UEFI。

然而隨着UEFI的普及,現在你去買筆記本電腦幾乎買不到不是UEFI的,這是一種先進安全的啟動模式,而且Ubuntu本身也是支持UEFI啟動的,所以安裝雙系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分區,Linux沒有什么C盤D盤的概念,只有分區掛載目錄的概念,所以你在Windows下只需要分出一塊較大的未分配空間就行,記住不要去格式化,保證其“未分配”屬性(Linux的文件系統和Win是不一樣的,NTFS和FAT32都不適用)。 
用Win自帶的磁盤管理不能合並不相鄰的未分配空間,所以你要想C盤割一點,D盤割一點,再合在一起那是不行的,解決辦法是在WinPE系統環境下使用無損分區軟件,去合並不同區域的空閑空間,這里不贅述。(如果不願使用PE的,直接分割已有分區即可,比如你最后一個分區是F盤,分出幾十個GB就行,當然前提是你原本空間夠大)

第二,你必須要有一個U盤(光盤就算了太麻煩了),然后使用軟碟通或者USBWriter把iso系統鏡像文件燒錄進去,這是比較傳統的方法,但既然我們UEFI啟動,那就根本不需要刻錄這么麻煩的工作了,直接將iso里的所有文件解壓至U盤即可。 
這里寫圖片描述
大家可以看到,Ubuntu的鏡像文件里本身就有EFI文件夾,說明其實支持UEFI引導安裝的。

然后記得關閉Windows的快速啟動,重啟電腦,我是Dell的本,開機按F2進入BIOS設置,F12進入啟動設置,其它電腦類似,大家自行了解。

進入BIOS設置后,關閉Security Boot(我這里Dell的本是按F12,再選最后那個Change Mode……,然后改為UEFI, Security Boot Off),最后選擇UEFI下的U盤啟動,所以整個過程根本不用改為Legacy里的HardDisk啟動,那是個既老又慢的啟動方式。

選中USB啟動,回車后即進入Ubuntu安裝流程, 
前面幾步我就不說了,按照正常的步驟,如果你選擇了安裝更新和第三方軟件,那么一定要記得聯網,否則會卡死在最后的進度條上,所以最好不要勾選。另外,不要選擇“與其它系統共存”那一項,而選擇最后那個“其它選項(創建自己的分區)”。

最最最關鍵的就是分區這一步,這一步直接影響你安裝雙系統是否成功!下面依次點擊新建分區表來掛載分區。

  1. swap交換空間,這個也就是虛擬內存的地方,選擇主分區空間起始位置。如果你給Ubuntu系統分區容量足夠的話,最好是能給到你物理內存的2倍大小,像我8GB內存,就可以給個16GB的空間給它,這個看個人使用情況,太小也不好,太大也沒用。(其實我只給了8GB,沒什么問題)

  2. 新建efi系統分區,選中邏輯分區(這里不是主分區,請勿懷疑,老式的boot掛載才是主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大小最好不要小於256MB,系統引導文件都會在里面,我給的512MB,它的作用和boot引導分區一樣,但是boot引導是默認grub引導的,而efi顯然是UEFI引導的。不要按照那些老教程去選boot引導分區,也就是最后你的掛載點里沒有“/boot”這一項,否則你就沒辦法UEFI啟動兩個系統了。

  3. 掛載“/home”,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這個相當於你的個人文件夾,類似Windows里的User,如果你是個娛樂向的用戶,我建議最好能分配稍微大點,因為你的圖片、視頻、下載內容基本都在這里面,這些東西可不像在Win上面你想移動就能移動的。 
    總的來說,最好不要低於8GB,我Ubuntu分區的總大小是64GB,這里我給了12GB給home。 
    (這里特別提醒一下,Ubuntu最新發行版不建議強制獲取Root權限,因為我已經玩崩過一次。所以你以后很多文檔、圖片、包括免安裝軟件等資源不得不直接放在home分支下面。你作為圖形界面用戶,只對home分支有完全的讀寫執行權限,其余分支例如usr你只能在終端使用sudo命令來操作文件,不利於存放一些直接解壓使用的免安裝軟件。因此,建議home分支多分配一點空間,32GB最好……)

  4. 掛載“/usr”,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這個相當於你的軟件安裝位置,Linux下一般來說安裝第三方軟件你是沒辦法更改安裝目錄的,系統都會統一地安裝到/usr目錄下面,因此你就知道了,這個分區必須要大,我給了32GB

  5. 最后,掛載“/”,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 
    因為除了home和usr還有很多別的目錄,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把除了之前你掛載的home和usr外的全部雜項囊括了,大小也不要太小,最好不低於8GB。如果你非要挨個仔細分配空間,那么你需要知道這些各個分區的含義(Linux(ubuntu)分區掛載點介紹) 
    不過就算你把所有目錄都自定義分配了空間也必須要給“/”掛載點分配一定的空間。

分配好各個掛載點后,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選擇“安裝引導啟動器的設備”,默認是錯誤的,既然我們為Ubuntu分配了efi系統引導分區,那么顯然,這里應該把它改成剛剛第2步分配efi引導的那個分區(比如我安裝時它是/dev/sda7,那么我就選這個)。

如此一來,成功一大半,接下來點擊安裝,等待差不多半小時即可。這個就看電腦配置和網速了。

這里再多說一句,如果你安裝進度條卡在最后的update-notifier-common,請拔掉你的網線也就是斷網,然后再連接,多等一會兒就會好。你點一下那行字就會看到安裝詳情,只要詳情在刷新就沒問題。

安裝成功后,會提示你拔掉U盤並且重啟,重啟后記得進入BIOS改回UEFI Security Boot On模式,也就是重新開啟Security Boot,然后再重啟你就可以看到選擇系統的啟動引導界面了,一般來說: 
第一個是Ubuntu,選這個進入Ubuntu系統, 
第二個是Ubuntu高級選項, 
第三個是Windows Boot Manager,也就是啟動你的Win10, 
第四個不好意思忘了。

默認10s自動進入第一個,如果你不動的話。 
以上教程絕對比那些花花綠綠的一大堆的圖文有用,只要你耐心看完,保證萬無一失。安裝成功后,Win10的快速啟動也可以重新開啟。

最最最后,如果大家裝好系統后想要恢復U盤到普通狀態的話,請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解決U盤制作Ubuntu系統安裝盤后無法格式化且容量無法恢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