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准C/C++中與日期和時間相關的數據結構
注意:年份是實際年份與 1900 的差值
我們可通過tm結構來獲得日期和時間,tm結構在time.h中的定義如下:
#ifndef _TM_DEFINED struct tm { int tm_sec; /* 秒 – 取值區間為[0,59] */ int tm_min; /* 分 - 取值區間為[0,59] */ int tm_hour; /* 時 - 取值區間為[0,23] */ int tm_mday; /* 一個月中的日期 - 取值區間為[1,31] */ int tm_mon; /* 月份(從一月開始,0代表一月) - 取值區間為[0,11] */ int tm_year; /* 年份,其值等於實際年份減去1900 */ int tm_wday; /* 星期 – 取值區間為[0,6],其中0代表星期天,1代表星期一,以此類推 */ int tm_yday; /* 從每年的1月1日開始的天數 – 取值區間為[0,365],其中0代表1月1日,1代表1月2日,以此類推 */ int tm_isdst; /* 夏令時標識符,實行夏令時的時候,tm_isdst為正。不實行夏令時的進候,tm_isdst為0;不了解情況時,tm_isdst()為負。*/ }; #define _TM_DEFINED #endif
exmple:
string timeIn = "2016-09-17 09:48:13.560"; tm tm_timeIn = { 0 }; int timeOutMsecTemp = 0; sscanf_s(timeIn.c_str(), "%4d-%2d-%2d %2d:%2d:%2d.%3d", &tm_timeIn.tm_year, &tm_timeIn.tm_mon, &tm_timeIn.tm_mday, &tm_timeIn.tm_hour, &tm_timeIn.tm_min, &tm_timeIn.tm_sec, &timeInMsecTemp); tm_timeIn.tm_year -= 1900; //年份,指的是與1900年的差值 tm_timeIn.tm_mon -= 1; //月份,0代表1月,故應減去1 char dt[50]; ctime_s(dt, sizeof dt,&time_t_In); cout << dt << endl; //Sat Sep 17 09:48:13 2016\n char bat[50]; asctime_s(bat, sizeof bat, &tm_timeIn); cout << bat << endl; //Sat Sep 17 09:48:13 2016\n
ANSI C標准稱使用tm結構的這種時間表示為分解時間(broken-down time)。
而日歷時間(Calendar Time)是通過time_t數據類型來表示的,用time_t表示的時間(日歷時間)是從一個時間點(例如: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到此時的秒數。在time.h中,我們也可以看到time_t是一個長整型數:
#ifndef _TIME_T_DEFINED typedef long time_t; /* 時間值 */ #define _TIME_T_DEFINED /* 避免重復定義 time_t */ #endif
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既然time_t實際上是長整型,到未來的某一天,從一個時間點(一般是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到那時的秒數(即日歷時間)超出了長整形所能表示的數的范圍怎么辦?對time_t數據類型的值來說,它所表示的時間不能晚於2038年1月18日19時14分07秒。為了能夠表示更久遠的時間,一些編譯器廠商引入了64位甚至更長的整形數來保存日歷時間。比如微軟在Visual C++中采用了__time64_t數據類型來保存日歷時間,並通過_time64()函數來獲得日歷時間(而不是通過使用32位字的time()函數),這樣就可以通過該數據類型保存3001年1月1日0時0分0秒(不包括該時間點)之前的時間。
在time.h頭文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函數,它們都是以time_t為參數類型或返回值類型的函數:(參考)
double difftime(time_t end, time_t start); //返回的是 end - start 的差值 time_t mktime(struct tm * timeptr); //結構體tm 轉化為 從1970年到現在的 秒數(其中tm.tm_year是實際年份與1900的差值) time_t time(time_t * timer); //time_t now = time(NULL);返回當前時間 與 1970年1月1日的差值 的秒數 char str[26]; errno_t asctime_s(char * buf, rsize_t bufsz, const struct tm * time_ptr); //tm結構轉化為the following fixed 25-character form(\n也占一個字節): Tue May 26 21:51:50 2015\n ctime_s(char * buf, rsize_t bufsz, const time_t *timer); //time_t轉化為 :Tue May 26 21:51:03 2015\n
example:
#define __STDC_WANT_LIB_EXT1__ 1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time_t t = time(NULL); printf("UTC: %s", asctime(gmtime(&t))); printf("local: %s", asctime(localtime(&t))); #ifdef __STDC_LIB_EXT1__ struct tm buf; char str[26]; asctime_s(str,sizeof str,gmtime_s(&t, &buf)); printf("UTC: %s", str); asctime_s(str,sizeof str,localtime_s(&t, &buf))); printf("local: %s", str); #endif } Output: UTC: Tue Feb 17 18:12:09 2015 local: Tue Feb 17 13:12:09 2015 UTC: Tue Feb 17 18:12:09 2015 local: Tue Feb 17 13:12:09 2015
此外,time.h還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函數將日歷時間(一個用time_t表示的整數)轉換為我們平時看到的把年月日時分秒分開顯示的時間格式tm:
struct tm * gmtime(const time_t *timer); struct tm * localtime(const time_t * timer); struct tm *gmtime_s(const time_t *restrict time, struct tm *restrict result); //從1970年1月1日到現在的秒數 轉化為 標准時間UTC: Tue Feb 17 18:12:09 2015 struct tm *localtime_s(const time_t *restrict time, struct tm *restrict result); //從1970年1月1日到現在的秒數 轉化為 系統本地時間local: Tue Feb 17 13:12:09 2015
通過查閱MSDN,我們可以知道Microsoft C/C++ 7.0中時間點的值(time_t對象的值)是從1899年12月31日0時0分0秒到該時間點所經過的秒數,而其它各種版本的Microsoft C/C++和所有不同版本的Visual C++都是計算的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到該時間點所經過的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