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自網絡,收集整理做個備忘
1. 安裝Python
# yum install python-setuptools && easy_install pip
2. 安裝$$
# pip install shadowsocks
3. 創建配置文件
# touch /etc/shadowsocks.json
4. 編輯配置文件
# vi /etc/shadowsocks.json
配置文件內容
{ "server":"1.2.3.4", "server_port":8668,
"local_port":1080, "password":"password", "timeout":600, "method":"rc4-md5" }
其中
server:服務器的IP
server_port:服務器端口
local_port:本地端端口
password:用來加密的密碼
timeout:超時時間(秒)
method:加密方法,可選擇 “bf-cfb”, “aes-256-cfb”, “des-cfb”, “rc4″等
5. 使用配置文件在后台運行$$服務
# ssserver -c /etc/shadowsocks.json -d start
備注:若無配置文件,在后台可以使用一下命令運行
# ssserver -p 8668 -k MyPass -m rc4-md5 -d start
6. 停止服務
# ssserver -c /etc/shadowsocks.json -d stop
如果不能正常工作,檢查下防火牆是否正常
1. 先試着關閉防火牆,進行連接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如果連接成功,則需要在防火牆開放$$端口,如果連接失敗,則檢查之前的配置是否正確
2. 重新開啟防火牆
#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3. 開放$$的端口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668/tcp
隨便把SSH默認的端口22修改一下,增加安全性
1. 修改配置文件端口號
# vi /etc/ssh/sshd_config
將 Port22 取消注釋,並新增一行。這樣做的原因是先保留原先的端口,避免新的端口號無法使用,導致無法連接到服務器。
保存后,重新啟動SSH服務
# service sshd restart
然后使用新的端口進行連接,如果連接成功,則重新編輯配置文件端口號,將Port22這行刪除
如果無法正常連接,則參照之前的方法,在防火牆中開放SSH服務新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