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JS移動開發中的各種坑


捂臉,辛酸淚ing......

本文主要涉及部分在移動設備上特有的問題。

相對來說,Jquery側重DOM操作,AngularJS是以視圖模型和雙向綁定為核心的。

DOM操作的問題

        避免使用 jQuery 來操作 DOM,包括增加元素節點,移除元素節點,獲取元素內容,隱藏或顯示元素。你應該使用 directives 來實現這些動作,有必要的話你還要編寫自己的 directives。

       在網站Web前端開發中,如果你感到很難改變習慣,那么考慮從你的網頁中移除 jQuery 吧。真的,AngularJS 中的 $http 服務非常強大,基本可以替代 jQuery 的 ajax 函數,而且 AngularJS 內嵌了 jQLite ?? 它內部實現的一個 jQuery 子集,包含了常用的 jQuery DOM 操作方法,事件綁定等等。但這並不是說用了AngularJS 就不能用 jQuery 了。如果你的網頁有載入 jQuery 那么 AngularJS 會優先采用你的 jQuery,否則它會 fall back 到 jQLite。

       如果是移動App或移動Web開發,建議不要引入Jquery了,如果實在需要jquery的某些功能,引入Zepto.js吧。不過請相信我,用了AngularJS,你不會需要Jquery的!

       需要自己編寫 directives 的情況通常是當你使用了第三方的 jQuery 插件。因為插件在 AngularJS 之外對表單值進行更改,並不能即時反應到 Model 中。例如我們用得比較多的 jQueryUI datepicker 插件,當你選中一個日期后,插件會將日期字符串填到 input 輸入框中。View 改變了,卻並沒有更新 Model,因為$('.datepicker').datepicker(); 這段代碼不屬於 AngularJS 的管理范圍。我們需要編寫一個directive 來讓 DOM 的改變即時更新到 Model 里。

var directives = angular.module('directives', []);
 
directives.directive('datepicker', function() {
   return function(scope, element, attrs) {
       element.datepicker({
           inline: true,
           dateFormat: 'dd.mm.yy',
           onSelect: function(dateText) {
               var modelPath = $(this).attr('ng-model');
               putObject(modelPath, scope, dateText);
               scope.$apply();
           }
       });
   }
});

然后在 HTML 中引入這個 directive

<input type="text" datepicker ng-model="myObject.myDateValue" />

        Directive 就是在 HTML 里寫自定義的標簽屬性,達到插件的作用,有效補充了HTML的功能。這種聲明式的語法擴展了 HTML。建議項目中通用的功能和頁面組件,都封裝成Directive,方便使用和代碼維護。

      需要說明的是,有一個 AngularUI 項目提供了大量的 directive 給我們使用,包括 Bootstrap 框架中的插件以及基於 jQuery 的其他很熱門的 UI 組件。 AngularJS 的社區現在很活躍,生態系統健全。

ngOption 中的 value

       這是個大坑。如果你去查看 ngOption 生成的 <select> 中的 <option> 的選項值(每個 <option value="xxx"> 的 value 部分),那絕對是枉費心機。因為這里的值永遠都會 是 AngularJS 內部元素的索引,並不是你所指定的表單選項值。

   還是要轉變觀念,AngularJS 已經不再用表單進行數據交互了,而是用 Model。使用 $http 來提交 Model,在 php 中則使用 file_get_contents('php://input') 來獲取前端提交的數據。

Input type='number'的問題

AngularJS有些版本,當輸入框設為 Input type='number'時,在移動設備上ng-change方法會失效。

{{ }} 的問題

在頁面初始化的時候,用戶可能會看到 {{ }},然后閃爍一下才出現真正的內容。
解決辦法:

使用 ng-cloak directive 來隱藏它
使用 ng-bind 替代 {{ }}

將界面與業務邏輯分離

Controller 不應該直接引用 DOM,而應該控制 view 的行為。例如“如果用戶操作了 X,應該發生什么事情”,“我從哪里可以獲得 X?”

Service 在大部分情況下也不應該直接引用 DOM,它應該是一個單例(singletons),獨立於界面,與 view 的邏輯無關。它的角色只是“做 X 操作”。

DOM 操作應該放在 directives 里面。

盡量復用已有功能

你所寫的功能很可能 AngularJS 已經實現了,有一些代碼是可以抽象出來復用的,使用更 Angular 的方式。總之就是很多 jQuery 的繁瑣代碼可以被替代。

1. ng-repeat

ng-repeat 很有用。當 Ajax 從服務器獲得數據后,我們經常使用 jQuery (比如上面講過的例子) 向某些 HTML 容器節點中添加更多的元素,這在 AngularJS 里是不好的做法。有了 ng-repeat 一切就變得非常簡單了。在你的 $scope 中定義一個數組 (model) 來保存從服務器拉取的數據,然后使用 ng-repeat 將它與 DOM 綁定即可。下面的例子初始化定義了 friends 這個 model

<div ng-init="friends = [{name:'John', age:25}, {name:'Mary', age:28}]">
    I have {{friends.length}} friends. They are:
    <ul>
        <li ng-repeat="friend in friends">
            [{{$index + 1}}] {{friend.name}} who is {{friend.age}} years old.
        </li>
    </ul>
</div>

2. ng-show

 

ng-show 也很有用。使用 jQuery 來根據條件控制界面元素的顯示隱藏,這很常見。但是 Angular 有更好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ng-show (以及 ng-hide) 可以根據布爾表達式來決定隱藏和顯示。

對於數組或字符串,可以用strXXXX.length控制顯示,否則在移動設備上會不正常。

類似的內置 directives 還有 ng-disabled, ng-switch 等等,用於條件控制,語法簡潔,都很強大。

3. ng-class

ng-class 用於條件性地給元素添加 class,以前我們也經常用 jQuery 來實現。Angular 中的 ng-class 當然更好用了,例子:

<div ng-class="{ errorClass: isError, warningClass: isWarning, okClass: !isError && !isWarning }">...</div>

在這里 ng-class 接受一個 object 對象,key 為 CSS class 名,值為 $scope 變量控制的條件表達式,其他類似的內置 directives 還有 ng-class-even 和 ng-class-odd,很實用。

ng-show和ng-if的使用場景問題

使用ng-show和ng-if都實現控制頁面元素顯示的功能,但2者是不同的,ng-if會動態創建DOM,ng-show只是切換已有DOM的顯示,相當於設置style="display:none",如果使用before和after等css偽類控制顯示效果,可能會出現問題,需要根據情況合理使用ng-show和ng-if。

$watch 和 $apply

AngularJS 的雙向數據綁定是最令人興奮的特性了,然而它也不是全能的魔法,在某些情況下你需要做一些小小的修正。

當你使用 ng-model, ng-repeat 等等來綁定一個元素的值時, AngularJS 為那個值創建了一個 $watch,只要這個值在 AngularJS 的范圍內有任何改變,所有的地方都會同步更新。而你在寫自定義的 directive 時,你需要定義你自己的 $watch 來實現這種自動同步。

有時候你在代碼中改變了 model 的值,view 卻沒有更新,這在自定義事件綁定中經常遇到。這時你就需要手動調用 scope.$apply() 來觸發界面更新。上面 datepicker 的例子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第三方插件可能會有 call back,我們也可以把回調函數寫成匿名函數作為參數傳入$apply()中。

將 ng-repeat 和其他 directives 結合起來

ng-repeat 很有用,不過它和 DOM 綁定了,很難在同一個元素上使用其他 directives (比如 ng-show, ng-controller 等等)。

如果你想對整個循環使用某個 directive,你可以在 repeat 外再包一層父元素把 directive 寫在那兒;如果你想對循環內部的每一個元素使用某個 directive,那么把它放到 ng-repeat 的一個子節點上即可。

Scope的問題

Scope 在 templates 模板中應該是 read-only 的,而在 controller 里應該是 write-only 的。Scope 的目的是引用 model,而不是成為 model。model 就是我們定義的 JavaScript 對象。

$rootScope 是可以用的,不過很可能被濫用

Scopes 在 AngularJS 中形成一定的層級關系,樹狀結構必然有一個根節點。通常我們用不到它,因為幾乎每個 view 都有一個 controller 以及相對應的自己的 scope。

但偶爾有一些數據我們希望全局應用在整個 app 中,這時我們可以將數據注入 $rootScope。因為其他 scope 都會繼承 root scope,所以那些注入的數據對於 ng-show 這類 directive 都是可用的,就像是在本地 $scope 中的變量一樣。

當然,全局變量是邪惡的,你必須很小心地使用 $rootScope。特別是不要用於代碼,而僅僅用於注入數據。如果你非常希望在 $rootScope 寫一個函數,那最好把它寫到 service 里,這樣只有用到的時候它才會被注入,測試起來也方便些。

相反,如果一個函數的功能僅僅是存儲和返回一些數據,就不要把它創建成一個 service。

子作用域的原型繼承問題

       辛酸淚,這個也是個大坑。作用域變量的繼承是基於javascript原型繼承機制的,在使用涉及到作用域的指令如ng-template,ion-modal等時需要特別注意,相關的查找順序這里就不細說了。

PS:如果有寫錯的地方,歡迎指出,謝謝。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