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需要至少3台服務器來實現分布式,鑒於沒那么多錢買真機器,從學習和開發的角度看,只有虛擬機一條路了。
軟件選擇:
虛擬機使用VMware軟件,因為主流而且資料比較多,學習成本較低。軟件在【 鏈接:http://pan.baidu.com/s/1jI4pppc 密碼:zvtt 】下,破解文件也在里面。
虛擬OS毫無疑問是linux,鑒於centos開源,下載方便又不需要破解,故而采用之。【CentOS-7-x86_64-Everything-1511.iso】
此外還有redhat版本【shrike-i386-disc2.iso】,centOs是開源系統,可以自己去官網下載。
OS安裝:
新建虛擬機,一般都是默認,只是需要選擇鏡像文件和虛擬機配置,master主機可以內存硬盤稍稍大些3/20,其他可以不用太大1/15,看你內存多少了。
創建硬盤的時候可以選擇定容量模式,預占可以防止虛擬機硬盤后期占用無限大,但是假如沒有用到這么大的空間,其它部分就浪費了。
一系列設置完畢后進入VM,開始安裝OS。選擇語言和區域,接下來選擇安裝選項、網絡配置等。虛擬機集群里最多只需要一個帶有UI界面的,
因為可能需要安裝一些開發工具。選擇盡量從簡,需要的再自行安裝(最小安裝)。
安裝過程中可以不必配置網絡和用戶只需要設置root密碼
安裝結束后進入系統設置,對於某些插件來說可能需要接受協議,選擇1/2,continue,只要確定已經選擇了正確的選項,其他的不需要管,重啟即可。
設置網絡(靜態ip、為了方便連接外網,采用NAT方式而非橋接):
1.網絡適配器設置:
虛擬機有虛擬機網卡,在網絡連接適配器中,手動設置虛擬機ip,包括子網掩碼和網關。
網關可以認為:前3數字位與ip一致,最后一個多數情況下是2.表示這一個網段的所有的ip都由這個網關管理。或者說由這個網關去映射網絡中的ip。

2.VMware的虛擬網絡編輯器:
在編輯中選擇虛擬網絡編輯器,如果沒有,就新增一條,連接方式為NAT,不使用DHCP自動ip,子網ip在這個網段之內都行?

在NAT設置里,設置正確的ip、網關、子網掩碼

端口映射應該是設置一些特殊的端口,這里暫時不用。這樣,這個虛擬網絡就設置好了。后面需要將這個虛擬網絡添加到虛擬OS中去。

3.虛擬OS的設置
通過以上的設置,外部環境已經設置好了,下面需要設置一下虛擬機的網卡。
參考:
步驟:
ifconfig -a 如果命令不可用,就用ip addr 在結果中找到網卡名稱,ens33、eth0等等格式。我這里是ens34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之前的網卡名。 在網卡里輸入內容【參考資料里有詳細內容】 最后需要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

實測可以主機能夠ping通虛擬機,虛擬機可以ping通baidu,設置完畢。
系統軟件安裝
有GUI界面的:
安裝VMtools,可實現本機向虛擬機傳遞文件,點擊安裝即可,原則是只要能拖文件就行了,不需要在虛擬機里手動安裝
裸控制台的是最小安裝,許多功能都沒有。沒有鼠標導致控制台幾乎不可用。解決辦法如下:
首先通過ip addr拿到網卡信息,參照上面的網絡配置,調通網絡。接下來:
yum install -y gpm chkconfig -add gpm --可有可無 reboot 問題是:鼠標指針延遲太高,可用性極差。
雖然鼠標比較卡,但是幸運的是可以通過xshell/secureCRT終端連接到VMOS上,這樣就不存在不好用的問題了。
應用軟件安裝:
鑒於虛擬機可以克隆,所以我們只需要在一台機器上安裝我們需要的東西即可。
目前主要有:java,帶UI的OS可以通過VM tools來拖到OS里,不帶UI的裸控制台可以通過sftp命令來下載其他OS里的文件:
sftp:sftp root@192.168.204.3 輸入密碼 然后get 遠程目錄 本地目錄 即可下載文件,或者put來發送文件,最后quit離開sftp。
解壓java的tar包,最好放到/usr/local下面。可以通過 mv 源文件名 修改后文件名,來實現重命名。
vi /etc/profile 在后面添加環境變量
JAVA_HOME=/usr/local/java/jdk1.7 PATH=$JAVA_HOME/bin:$PATH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PATH export CLASSPATH
source /etc/profile 使其生效 最后java -version來測試環境是否安裝好。
除了java之外,還需要安裝zookeeper和jstorm等軟件,這放到后面詳細寫。
虛擬機克隆,搭建集群
虛擬機基本軟件安裝好之后,關閉電源,為了防止出現其他問題選擇完全克隆(看了很多完全克隆和鏈接克隆的區別,還是不太理解),建議克隆輕量的裸控制台的,因為帶UI的太大,啟動太慢。
克隆虛擬機之后,按照之前的網絡設置:
ip addr 查看網卡和MAC地址
,然后再網卡設置里,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之前的網卡名,
主要修改IPADDR地址和HWADDR。
之后設置vi /etc/hosts vi /etc/sysconfig/network等,重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