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的認識和開發適用性


來源:三節課課堂筆記

  1. 小程序認知
    1. 初識小程序。

       

      目前微信小程序包括各類公眾號接口的情況:

       

      那么微信擁有的功能產品和對應的互聯網產品有哪些:

       

      小程序相當於AppStore應用分發市場:

       

       

      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用完即走、觸手可及。

      小程序有以下特點:安裝包只有1024K大小,用戶即用即搜(新的應用場景:直達服務)。

     結合小程序的特點和新的應用場景,小程序會有哪些機會?

  1. 從APP照搬復制:各種開發門檻較低的查詢類產品可能會大量復制過來,但照搬不是最好的思路。
  2. 別硬拼渠道:產品設計不是問題,因為產品設計出來最終還是要比拼渠道。
  3. 電商:電商是騰訊的缺口產品,騰訊一定會有所鼓勵;
  4. 垂直社交:按用戶類別制作社區功能類產品,比如孕婦社區。
  5. 2B產品:辦公網盤、客戶社交;
  6. 營銷思路:微信小程序對營銷有以下限制

  7. 內容型產品不需要小程序:小程序有以上營銷的限制,不是媒體的玩法,媒體需要搞新聞並轉發。訂閱號仍然是最適合媒體的公眾號。當然媒體公司有開發能力,也可能想辦法將訂閱者轉化到社區。
  8. 其他機會同樣需要變換場景思維。

    在設計產品時,應優先考慮用戶如何迅速獲取服務,而不是我們如何首先獲得用戶。

     

  1. 小程序的入口
    1. 一級入口:

    1. 發現入口:

    1. 微信搜索:

    1. 通迅錄:

    2. 聊天窗口:

 

  1. 小程序與APP
    1. 用戶體驗:

      相同點:需搜索發現,支持離線使用;

      不同點:小程序不需安裝,在微信內完成各種業務操作,不支持微信分享,業務流程短(二次點擊即可完成);

           APP需安裝,不同業務需切換APP,支持分享,支持復雜內容操作和復雜業務;

    2. 平台限制:

      相同點:不能影響自有生態;統一的設計規范;嚴格的審核機制;

      不同點:小程序不支持直播、游戲、小程序間內跳、外鏈等 、過於簡單(例如只有一個按鈕);

           APP限制性不大;

    3. 技術支持:

      相同點:統一的入口、開發語言;不支持用戶列表、消息接口;支持應用內支付;

      不同點:小程序:不支持個人開發者、不支持H5嵌入、開發權限依賴微信開放程度;

           APP:不限制開發者身份、支持原生和H5,權限一視同仁。

 

  1. 什么適合小程序:
    1. 從行業看

      將所有行業按高頻、剛需等兩方面按象限圖划分:

       

      按照小程序的特點,這4象限適合做小程序方向:

       

      結論:

       

       

    2. 從產品規模

      也使用象限法划分解析:

       

      結論:

 

  1. 按產品形態

    在線交易:整體不適合

    1. 流程復雜:流程鏈條太長,用戶體驗不好;
    2. 參與者多:越多越不適合;

    內容類:獲客難,整體不適合

    1. 內容平台:短消費內容體驗不好;
    2. 創作者:不如微信訂閱號直接。

    工具類:最適合,但回報率低

    1. 查詢類:社保、路線、電影評分。對公司來講,要評估其價值:品牌還是流量?
    2. 操作類:圖片生成、P圖、趣味小游戲等 ;

    社交類:適合,但有限制

    1. 強關系:約會議、簽到;
    2. 弱關系:漂流瓶(微信已禁)、對對碰、地理位置

    O2O:垂直產品很適合,最優

        非標服務:公布檔期預約,如健身教練,在行等 "手藝人";

        標准服務:在線預定,如:外賣、送貨、58到家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