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Navicat連接數據庫,不能創建外鍵


最近在學習python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使用Navicat連接MySQL,為表結構創建外鍵時,出現了創建外鍵就消失,而且外鍵也沒有創建成功的情況。

在網上找了些資料,最后發現是MySQL引擎的問題。由於我使用的是MySQL 5.1,默認引擎是MyIASM引擎,該引擎是不支持外鍵功能的,要想使用外鍵功能,就需要使用其他引擎,這里我改成了Innodb引擎,就可以了。

 

兩種引擎的區別:

Innodb引擎

Innodb引擎提供了對數據庫ACID事務的支持,並且實現了SQL標准的四種隔離級別。該引擎還提供了行級鎖和外鍵約束,它的設計目標是處理大容量數據庫系統,它本身其實就是基於MySQL后台的完整數據庫系統,

MySQL運行時Innodb會在內存中建立緩沖池,用於緩沖數據和索引。但是該引擎不支持FULLTEXT類型的索引,而且它沒有保存表的行數,當SELECT COUNT(*) FROM TABLE時需要掃描全表。

當需要使用數據庫事務時,該引擎當然是首選。由於鎖的粒度更小,寫操作不會鎖定全表,所以在並發較高時,使用Innodb引擎會提升效率。但是使用行級鎖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在執行一個SQL語句時MySQL不能確定要掃描的范圍,InnoDB表同樣會鎖全表。

 

優點:支持事務,支持外鍵,並發量較大,適合大量update
缺點:查詢數據相對較快,不適合大量的select

 

MyIASM引擎

MyIASM是MySQL默認的引擎(5.55版本之前,之后的版本默認引擎就是Innodb),但是它沒有提供對數據庫事務的支持,也不支持行級鎖和外鍵,因此當INSERT(插入)或UPDATE(更新)數據時即寫操作需要鎖定整個表,效率便會低一些。

不過和Innodb不同,MyIASM中存儲了表的行數,於是SELECT COUNT(*) FROM TABLE時只需要直接讀取已經保存好的值而不需要進行全表掃描。如果表的讀操作遠遠多於寫操作且不需要數據庫事務的支持,那么MyIASM也是很好的選擇。


優點:查詢數據相對較快,適合大量的select,可以全文索引。
缺點:不支持事務,不支持外鍵,並發量較小,不適合大量update

 

主要區別:

1、MyIASM是非事務安全的,而InnoDB是事務安全的

2、MyIASM鎖的粒度是表級的,而InnoDB支持行級鎖

3、MyIASM支持全文類型索引,而InnoDB不支持全文索引

4、MyIASM不支持外鍵,而InnoDB支持外鍵功能

5、MyIASM相對簡單,效率上要優於InnoDB,小型應用可以考慮使用MyIASM

6、MyIASM表保存成文件形式,跨平台使用更加方便

 

應用場景:

1、MyIASM管理非事務表,提供高速存儲和檢索以及全文搜索能力,如果再應用中執行大量select操作,應該選擇MyIASM
2、InnoDB用於事務處理,具有ACID事務支持等特性,如果在應用中執行大量insert和update操作,應該選擇InnoDB

 

參考資料:
http://blog.csdn.net/ls5718/article/details/52248040
https://my.oschina.net/junn/blog/18334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