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讀取properties文件的幾種方法
一、項目中經常會需要讀取配置文件(properties文件),因此讀取方法總結如下:
1、通過java.util.Properties讀取
Properties p=new Properties();
//p需要InputStream對象進行讀取文件,而獲取InputStream有多種方法:
//1、通過絕對路徑:InputStream is=new FileInputStream(filePath);
//2、通過Class.getResourceAsStream(path);
//3、通過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path);
p.load(InputStream is);
is.close();
p.getString(String(key))
2、通過java.util.ResourceBundle讀取
ResourceBundle rb=ResourceBundle.getBundle(packageName);
rb.getString(String key);
二、Class.getResourceAsStream與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的區別
首先,Java中的getResourceAsStream有以下幾種:
Class.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 : path 不以’/’開頭時默認是從此類所在的包下取資源,以’/’開頭則是從ClassPath根下獲取。其只是通過path構造一個絕對路徑,最終還是由 ClassLoader獲取資源。
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 :默認則是從ClassPath根下獲取,path不能以’/’開頭,最終是由ClassLoader獲取資源。
ServletContext. 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默認從WebAPP根目錄下取資源,Tomcat下path是否以’/’開頭無所謂,當然這和具體的容器實現有關。
Jsp下的application內置對象就是上面的ServletContext的一種實現。
其次,getResourceAsStream 用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 要加載的文件和.class文件在同一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myfile.xml");
第二:在me.class目錄的子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在 com.x.y.file 目錄下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file/myfile.xml");
第三:不在me.class目錄下,也不在子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在 com.x.file 目錄下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com/x/file/myfile.xml");
總結一下,可能只是兩種寫法
第一:前面有 “ / ”
“ / ”代表了工程的根目錄,例如工程名叫做myproject,“ / ”代表了myproject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com/x/file/myfile.xml");
第二:前面沒有 “ / ”
代表當前類的目錄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myfile.xml");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file/myfile.xml");
最后,自己的理解:
一、項目中經常會需要讀取配置文件(properties文件),因此讀取方法總結如下:
1、通過java.util.Properties讀取
Properties p=new Properties();
//p需要InputStream對象進行讀取文件,而獲取InputStream有多種方法:
//1、通過絕對路徑:InputStream is=new FileInputStream(filePath);
//2、通過Class.getResourceAsStream(path);
//3、通過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path);
p.load(InputStream is);
is.close();
p.getString(String(key))
2、通過java.util.ResourceBundle讀取
ResourceBundle rb=ResourceBundle.getBundle(packageName);
rb.getString(String key);
二、Class.getResourceAsStream與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的區別
首先,Java中的getResourceAsStream有以下幾種:
Class.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 : path 不以’/’開頭時默認是從此類所在的包下取資源,以’/’開頭則是從ClassPath根下獲取。其只是通過path構造一個絕對路徑,最終還是由 ClassLoader獲取資源。
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 :默認則是從ClassPath根下獲取,path不能以’/’開頭,最終是由ClassLoader獲取資源。
ServletContext. 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默認從WebAPP根目錄下取資源,Tomcat下path是否以’/’開頭無所謂,當然這和具體的容器實現有關。
Jsp下的application內置對象就是上面的ServletContext的一種實現。
其次,getResourceAsStream 用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 要加載的文件和.class文件在同一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myfile.xml");
第二:在me.class目錄的子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在 com.x.y.file 目錄下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file/myfile.xml");
第三:不在me.class目錄下,也不在子目錄下,例如:com.x.y 下有類me.class ,同時在 com.x.file 目錄下有資源文件myfile.xml
那么,應該有如下代碼: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com/x/file/myfile.xml");
總結一下,可能只是兩種寫法
第一:前面有 “ / ”
“ / ”代表了工程的根目錄,例如工程名叫做myproject,“ / ”代表了myproject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com/x/file/myfile.xml");
第二:前面沒有 “ / ”
代表當前類的目錄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myfile.xml");
me.class.getResourceAsStream("file/myfile.xml");
最后,自己的理解:
getResourceAsStream讀取的文件路徑只局限與工程的源文件夾中,包括在工程src根目錄下,以及類包里面任何位置,但是如果配置文件路徑是在除了源文件夾之外的其他文件夾中時,該方法是用不了的。
錯誤:
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這一句拋出空指針異常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定位為getClassLoader()返回null
如果一個類是通過bootstrap 載入的,那我們通過這個類去獲得classloader的話,有些jdk的實現是會返回一個null的,
解決:
修改代碼如下: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ClassLoader cl = XXX. class .getClassLoader();
if (cl != null ) {
inputStream = cl.getResourceAsStream( "xx.properties" );
} else {
inputStream = 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AsStream( "xx.properties" );
}
Properties dbProps = new Properties();
dbProps.load(inputStream);
inputStream.close();
錯誤:
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這一句拋出空指針異常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定位為getClassLoader()返回null
如果一個類是通過bootstrap 載入的,那我們通過這個類去獲得classloader的話,有些jdk的實現是會返回一個null的,
解決:
修改代碼如下: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ClassLoader cl = XXX. class .getClassLoader();
if (cl != null ) {
inputStream = cl.getResourceAsStream( "xx.properties" );
} else {
inputStream = 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AsStream( "xx.properties" );
}
Properties dbProps = new Properties();
dbProps.load(inputStream);
inputStream.close();
static{}(即static塊),會在類被加載的時候執行且僅會被執行一次,一般用來初始化靜態變量和調用靜態方法,下面我們詳細的討論一下該語句塊的特性及應用。
一、在程序的一次執行過程中,static{}語句塊中的內容只被執行一次,看下面的示例:
示例一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int X=100;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Y;=200
public Test(){
System.out.println("Test構造函數執行");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static語句塊執行");
}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靜態方法被執行");
}
public void display_1(){
System.out.println("實例方法被執行");
}
}
public class StaticBlock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Class.forName("Test");
Class.forName("Test");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結果:你會發現雖然執行了兩條Class.forName(“Test”)語句,但是,只輸出了一條”靜態方法被執行”語句;其實第二條Class.forName()語句已經無效了,因為在虛擬機的生命周期中一個類只被加載一次;又因為static{}是伴隨類加載執行的,所以,不管你new多少次對象實例,static{}都只執行一次。 –關於類加載請看本文的附錄。
二、static{}語句塊執行的時機(其實就是附錄中類加載的時機)
上面說到static{}會在類被加載的時候執行,我們必須准確理解類加載的准確含義,含義如下:
1、用Class.forName()顯示加載的時候,如上面的示例一;
2、實例化一個類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Test t=new Test();//這種形式其實和1相比,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顯示的加載這個類,讀者可以驗證Test t=new Test();和Test t=(Test)Class.forName().newInstance();這兩條語句效果相同。
3、調用類的靜態方法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Test.display();
4、調用類的靜態變量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System.out.println(Test.X);
總體來說就這四種情況,但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一下兩點:
1、調用類的靜態常量的時候,是不會加載類的,即不會執行static{}語句塊,讀者可以自己驗證一下(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System.out.println(Test.Y);),你會發現程序只輸出了一個200;(這是java虛擬機的規定,當訪問類的靜態常量時,如果編譯器可以計算出常量的值,則不會加載類,否則會加載類)
2、用Class.forName()形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己設定要不要加載類,如將Class.forName(“Test”)改為 Class.forName(“Test”,false,StaticBlockTest.class.getClassLoader()),你會發現程序什么都沒有輸出,即Test沒有被加載,static{}沒有被執行。
一、在程序的一次執行過程中,static{}語句塊中的內容只被執行一次,看下面的示例:
示例一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int X=100;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Y;=200
public Test(){
System.out.println("Test構造函數執行");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static語句塊執行");
}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靜態方法被執行");
}
public void display_1(){
System.out.println("實例方法被執行");
}
}
public class StaticBlock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Class.forName("Test");
Class.forName("Test");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結果:你會發現雖然執行了兩條Class.forName(“Test”)語句,但是,只輸出了一條”靜態方法被執行”語句;其實第二條Class.forName()語句已經無效了,因為在虛擬機的生命周期中一個類只被加載一次;又因為static{}是伴隨類加載執行的,所以,不管你new多少次對象實例,static{}都只執行一次。 –關於類加載請看本文的附錄。
二、static{}語句塊執行的時機(其實就是附錄中類加載的時機)
上面說到static{}會在類被加載的時候執行,我們必須准確理解類加載的准確含義,含義如下:
1、用Class.forName()顯示加載的時候,如上面的示例一;
2、實例化一個類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Test t=new Test();//這種形式其實和1相比,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顯示的加載這個類,讀者可以驗證Test t=new Test();和Test t=(Test)Class.forName().newInstance();這兩條語句效果相同。
3、調用類的靜態方法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Test.display();
4、調用類的靜態變量的時候,如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System.out.println(Test.X);
總體來說就這四種情況,但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一下兩點:
1、調用類的靜態常量的時候,是不會加載類的,即不會執行static{}語句塊,讀者可以自己驗證一下(將main()函數的內容改為System.out.println(Test.Y);),你會發現程序只輸出了一個200;(這是java虛擬機的規定,當訪問類的靜態常量時,如果編譯器可以計算出常量的值,則不會加載類,否則會加載類)
2、用Class.forName()形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己設定要不要加載類,如將Class.forName(“Test”)改為 Class.forName(“Test”,false,StaticBlockTest.class.getClassLoader()),你會發現程序什么都沒有輸出,即Test沒有被加載,static{}沒有被執行。
三、static{}語句塊的執行次序
1、當一個類中有多個static{}的時候,按照static{}的定義順序,從前往后執行;
2、先執行完static{}語句塊的內容,才會執行調用語句;
示例二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static{
System.out.println(1);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2);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5);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4);
}
}
結果:程序會輸出1,2,3,4,5
3、如果靜態變量在定義的時候就賦給了初值(如 static int X=100),那么賦值操作也是在類加載的時候完成的,並且當一個類中既有static{}又有static變量的時候,同樣遵循“先定義先執行”的原則;
示例三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int X=300;
static{
System.out.println(X);
X=200;
System.out.println(X);
}
}
public class StaticBlock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Test.X);
}
}
結果:程序會依次輸出300,200,200,先執行完X=300,再執行static{}語句塊。
1、當一個類中有多個static{}的時候,按照static{}的定義順序,從前往后執行;
2、先執行完static{}語句塊的內容,才會執行調用語句;
示例二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static{
System.out.println(1);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2);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5);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4);
}
}
結果:程序會輸出1,2,3,4,5
3、如果靜態變量在定義的時候就賦給了初值(如 static int X=100),那么賦值操作也是在類加載的時候完成的,並且當一個類中既有static{}又有static變量的時候,同樣遵循“先定義先執行”的原則;
示例三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int X=300;
static{
System.out.println(X);
X=200;
System.out.println(X);
}
}
public class StaticBlock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Test.X);
}
}
結果:程序會依次輸出300,200,200,先執行完X=300,再執行static{}語句塊。
四、static{}語句塊應用
1、JDBC中的應用
熟悉JDBC的讀者應該知道,java中有一個DriverManager類,用於管理各種數據庫驅動程序、建立新的數據庫連接。DriverManager類包含一些列Drivers類,這些Drivers類必須通過調用DriverManager的registerDriver()方法來對自己進行注冊,那么注冊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呢?下面會給出答案:
所有Drivers類都必須包含有一個靜態方法,利用這個靜態方法可以創建該類的實例,然后在加載該實例時向DriverManage類進行注冊。我們經常用Class.forName()對驅動程序進行加載,那么注冊就發生在這條語句的執行過程中,前面說的Drivers的靜態方法是放在static{}中的,當對驅動程序進行加載的時候,會執行該static{},便完成了注冊。
2、hibernate中的應用
hibernate中的SessionFactory是一個重量級的類,創建該類的對象實例會耗費比較多的系統資源,如果每次需要時都創建一個該類的實例,顯然會降低程序的執行效率,所以經常將對該類的實例化放在一個static{}中,只需第一次調用時執行,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如下:
static {
try {
configuration.configure(configFile);
sessionFactory = configuration.buildSessionFactory();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 Error Creating SessionFactory %%%%");
e.printStackTrace();
}
}
五、附錄
類加載:Java命令的作用是啟動虛擬機,虛擬機通過輸入流,從磁盤上將字節碼文件(.class文件)中的內容讀入虛擬機,並保存起來的過程就是類加載。
加載特性 :
*在虛擬機的生命周期中一個類只被加載一次。
*類加載的原則:延遲加載,能少加載就少加載,因為虛擬機的空間是有限的。
*類加載的時機:
1)第一次創建對象要加載類.
2)調用靜態方法時要加載類,訪問靜態屬性時會加載類。
3)加載子類時必定會先加載父類。
4)創建對象引用不加載類.
5) 子類調用父類的靜態方法時
(1)當子類沒有覆蓋父類的靜態方法時,只加載父類,不加載子類
(2)當子類有覆蓋父類的靜態方法時,既加載父類,又加載子類
6)訪問靜態常量,如果編譯器可以計算出常量的值,則不會加載類,例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123;否則會加載類,例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 math.PI。
1、JDBC中的應用
熟悉JDBC的讀者應該知道,java中有一個DriverManager類,用於管理各種數據庫驅動程序、建立新的數據庫連接。DriverManager類包含一些列Drivers類,這些Drivers類必須通過調用DriverManager的registerDriver()方法來對自己進行注冊,那么注冊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呢?下面會給出答案:
所有Drivers類都必須包含有一個靜態方法,利用這個靜態方法可以創建該類的實例,然后在加載該實例時向DriverManage類進行注冊。我們經常用Class.forName()對驅動程序進行加載,那么注冊就發生在這條語句的執行過程中,前面說的Drivers的靜態方法是放在static{}中的,當對驅動程序進行加載的時候,會執行該static{},便完成了注冊。
2、hibernate中的應用
hibernate中的SessionFactory是一個重量級的類,創建該類的對象實例會耗費比較多的系統資源,如果每次需要時都創建一個該類的實例,顯然會降低程序的執行效率,所以經常將對該類的實例化放在一個static{}中,只需第一次調用時執行,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如下:
static {
try {
configuration.configure(configFile);
sessionFactory = configuration.buildSessionFactory();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 Error Creating SessionFactory %%%%");
e.printStackTrace();
}
}
五、附錄
類加載:Java命令的作用是啟動虛擬機,虛擬機通過輸入流,從磁盤上將字節碼文件(.class文件)中的內容讀入虛擬機,並保存起來的過程就是類加載。
加載特性 :
*在虛擬機的生命周期中一個類只被加載一次。
*類加載的原則:延遲加載,能少加載就少加載,因為虛擬機的空間是有限的。
*類加載的時機:
1)第一次創建對象要加載類.
2)調用靜態方法時要加載類,訪問靜態屬性時會加載類。
3)加載子類時必定會先加載父類。
4)創建對象引用不加載類.
5) 子類調用父類的靜態方法時
(1)當子類沒有覆蓋父類的靜態方法時,只加載父類,不加載子類
(2)當子類有覆蓋父類的靜態方法時,既加載父類,又加載子類
6)訪問靜態常量,如果編譯器可以計算出常量的值,則不會加載類,例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123;否則會加載類,例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 mat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