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賽計分規則


 

賽制規定:

  前4局比賽采用25分制,每個隊只有贏得至少25分,並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 ,才勝1局。

  正式比賽采用5局3勝制,決勝局的比賽采用15分制,一隊先得8分后,兩隊交換場區,按原位置順序繼續比賽到結束。

  在決勝局(第五局)之比賽,先獲15分並領先對方2分為勝。

 

得分方式:

球在一方場內落地對方得一分

一方防守打手出界對方得一分

一方進攻未打手直接出界對方得一分

一方觸網對方得一分

一方過網擊球對方得一分

一方在一次進攻四次觸球對方得一分

一方用身體抓住球(持球)對方的一分

一方發球踩線對方得一分

 

    取得上一分的隊伍發球。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一方發球后對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發球。

 

 

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一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可以替換任何一個主力隊員,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排球運動介紹

 

排球運動由兩隊各六名選手組成,但是現在增設了自由人,該運動的目的在於使擊出的球稍高於網前伸出的雙手,從而使球落入對方的半場而得分。

  每隊的球員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三名網前選手和三名靠近底線的選手。每一方擊球過網不得超過三次,原則上一名攻擊手將和一名隊友在網前攔截,阻止球落入本方半場並可以通過攔截直接得分。

  簡單來說,運動員不得持球,不得連續擊球兩次。他們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擊球,但是如果球從球員身上的某一部位彈到另一部位時,將被認作是兩次擊球,按違例計算。如果球員在界外擊球或擊球時身體的某一部位觸網將被判失分。 

 

技術規定:

  ①發球:

  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須先輪轉 ,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后3秒鍾內將球擊出。

  發球離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標志桿、其他障礙物,發球不過網或球落在對方界外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

  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

  ②觸球:

  隊員可用身體任何部位觸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現撈、捧、推、擲球的情況則被判為持球。

  每隊最多觸球3次(攔網除外) ,如果 1 個隊員連續觸球多於 1 次(攔網除外),被判為連擊。

  同隊2個隊員同時觸球作為2次觸球。

  但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后均再可擊球3次。

  ③進攻性擊球:

  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

  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

  后排隊員在進攻線前的前場區只能作整個球體不高於球網上沿的進攻性擊球,但在進攻線后起跳則可擊任何高度的球。

  ④過網:

  隊員不得過網擊球,但擊球點在本場區,球離手后手隨球過網不判過網犯規。

  對方擊球前 ,攔網隊員手觸及對方場區上空的球,判攔網隊員過網犯規。

  當對方隊員擊球后,許可在對方場區攔網。

  ⑤過中線:

  隊員身體任何部位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地面即判過中線犯規。

  但一腳或雙腳的一部分踏過中線,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線上或在中線上空則不判犯規。

  隊員可伸手在網下擊球,但不得阻礙對方隊員。

  ⑥攔網:

  只准前排隊員進行單人或集體攔網。

  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 、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

  攔網后本隊可再擊球3次。攔網手觸球后 ,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

 

  

 

裁判設置:

  正式排球比賽應有第一 、第二裁判員各1人,記錄員1人,司線員2~4人。

 

犯規情況:

  下列情況為發球犯規:

  (1)發球次序錯誤。

  (2)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地面。

  (3)發球隊員在第一裁判鳴哨8秒內未將球擊出。

  (4)球未被拋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離就擊球。

  (5)雙手擊球或單手將球拋出、推出。

  (6)球拋起准備發球,卻未擊球。

 

發球擊球:

  下列情況為發球擊球后的犯規:

  (1)球觸及發球隊隊員或沒有通過球網的垂直平面。

  (2)球觸網后落入對方場區外,界外球。

  (3)球越過發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在發球時,某一隊員或2名以上隊員密集站位或揮臂跳躍、移動遮擋接發球隊員,且發出去的球從他或他們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或集體發球掩護犯規)。

 

對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發球犯規由第一裁判員判斷,發球擊球后的犯規由第一裁判和司線員進行判斷。

  (2)發球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后,發球擊球后的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前。

  (3)下列情況,第一裁判員應重新鳴哨發球:

  ①第一裁判未鳴哨、發球隊員已將球發出。

  ②遇特殊情況(如運動員受傷,球滾入場內等)。

  ③第二裁判員在第一裁判鳴哨允許發球后,又鳴哨中斷比賽允許某隊暫停或換人的請求,第一裁判員不允許中斷比賽的請求。

  (4)第一裁判待發球隊員進入發球區並拿到球做好准備、接發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鳴哨。鳴哨后,第一裁判員默數8 s。

  (5)發球隊員同場上本方后排其他兩位隊員無位置錯誤關系。

 

輪轉錯誤:

  1.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為輪轉錯誤犯規

  (1)未按記錄表上登記的發球次序進行發球。

  (2)發球隊勝一球后,而換由其他隊員繼續發球。

  2.對輪轉錯誤的裁判方法

  (1)比賽中主要由記錄員發現該犯規,記錄員應在球發出后鳴哨中斷比賽並報告裁判員。

  (2)對輪轉錯誤犯規的判罰由第一裁判員鳴哨判定,結果為失一球,而對方得分並換由對方發球。

  (3)令該隊恢復到正確的位置上。

  (4)記錄員如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得分,則取消該隊在誤發中所得分數,而對方得分有效;記錄員如不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所得分數,則只做失一球判罰。

  (5)如一局結束或一場結束,運動員已交換場區或已退場,則分數、局數、比賽結果均有效。

 

位置錯誤:

  1.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位置錯誤犯規

  (1)在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其它隊員未完全站在本場區內。

  (2)未按規則“每一名前排隊員至少有一只腳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

  規則規定即4號位同5號位,3號位同6號位,2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3)未按規則“每一名左邊(右邊)隊員至少有一只腳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左(右)邊線更近。規則規定3號位同4號位,3號位同2號位;6號位同5號位,6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2.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員觀看發球一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第二裁判員觀看接發球一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

  (2)隊員的位置,根據其腳着地部位來判定。

  (3)位置錯誤犯規是擊球瞬間造成的。擊球前后均不存在位置錯誤犯規,擊球后,隊員可以在本場區任何地方和無障礙區自由活動。

  (4)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處理辦法同輪轉錯誤相同。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787777.html?device=mobile&ssid=0&from=1399k&uid=0&pu=sz@1320_480,osname@baidubrowser,cua@_avLC_aE-i4qywoUfpw1z4aBXioVa2IBgN2w8A-qC,cut@fJx46zkXvOoIiLinouD58gI-x63ulf-eB,ctv@2,cfrom@1014610f,cen@cuid_cua_cut,csrc@app_box_txt,ta@bmbadr_2_5.1_5_7.6,usm@1&bd_page_type=1&baiduid=4CEEEC1CF20232F38F4D4D91F3D05BA0&tj=www_zhidao_normal_1_80_10_titl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