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xshell用vi命令編輯文本


xshell  操作方法如下:
  

mkdir +文件夾名   (新建目錄)

 

ls 文件瀏覽(使用ls命令列出文件列表的信息,默認情況下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並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file [選項]...[-f]文件..說明:顯示指定文件的類型與編碼格式。
 
cd +想跳轉到的目錄下   (通過修改當前所在目錄,跳轉到另外一個目錄下)

 

文件拷貝:cp /文件名.c/根目錄下/

 

文件移動:mv /a.c/program/   將用戶根目下的文件“a.c”移動到該目錄下的子目錄“program”下。

 

用戶信息修改 passwd myuser  修改用戶“myuser”的密碼。

 

刪除空目錄:rmdir+想刪除的空目錄

 

pwd 說明:(輸出)查看當前目錄。

 

文件鏈接:ln -s ~/a.c ~/program/b.c   在目錄“~/program”下建立“~a.c”的符號鏈接文件“b.c”

 

文件刪除:rm rf ~/program/*.c  強制刪除目錄~/program 下得所有后綴為“.c”的文件。

 

pwd 查看當前目錄用來在標准輸出設備上輸出當前目錄

 

su 【參數】 【用戶名】 (切換到當前用戶或者切換到超級用戶)

 

sodo[參數]命令  (以其他用戶的身份運行指定的命令)

 

關閉系統:1.exit(退出當前終端會話,關閉中端控制台

2.reboot(退出當前終端會話,系統進入關機程序,關閉系統,然后重新啟動系統)

init 0同上

3.shutdown  退出當前終端會話,系統進入關機程序,關閉系統,關閉計算機電源。

4.halt  同上

5.poweroff  強行關閉系統,關閉計算機電源。

 

二。獲取簡要幫助:1.-h
              2. -?
              3.--help
獲取詳細幫助(說明書):1.man
                        2.info

 

3 .變量賦值:export name=[values]....
說明:對變量名為name的變量賦值以values的值,默認為空字符串。注意,“=”的兩邊沒有空格,如果變量的值需要包含空格,可以使用雙引號““”將值括起來。


 
4.啟動vi編輯器
mkdir+目錄名  (新建目錄)

vi +文件名.c  文件名指定需要進行編輯的文件。在默認的情況下,若指定的文件存在,則打開該文件;若指定的文件不存在,則新建空白文件。
i(表示插入)
esc 退出編輯

 

5 .vi的命令

文件保存與退出:
:q  在文件未作任何修改的情況下退出。
:q! 強制退出,不保存對文件所作的修改。
:wq 保存對文件所作的修改並退出。
:w 保存文件。

ls 查看文件

cd +文件/ 表示跳到當前目錄

   編譯程序:  gcc -g +文件(綠色的)-o matexam(可隨便命名)  編譯后,生成可以執行文件matexam,由於添加了-g參數,在可執行文件中包含調試信息,因此可以用來調試。
./matexam  表示執行此文件

gdb matexam 啟動gdb,並打開matexam程序。

ctrl+c 退出操作

示例:

vi /etc/rc.d/init.d/httpd

對文本編輯后先按ESC鍵

之后再在文本下面輸入如圖:wq

就可以保存並退出文本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