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mysql數據庫在Linux下的應用一直以來都是我認為比較棘手的,這次通過搭建Linux學習環境順便研究和學習Mysql數據庫在Linux下安裝和卸載。
1、先來看看卸載吧,如下圖所示:

以上的命令就一目了然了,注意在卸載完成之后需要刪除配置文件/etc/my.cnf和數據庫文件/var/lib/mysql。
有時候 centos 自帶mysql卸載時出現無法卸載情況 ,出現
[root@~]# rpm -ev mysql-libs-5.1.66-2.el6_3.x86_64
error: Failed dependencies:
libmysqlclient.so.16()(64bit) is needed by (installed) postfix-2:2.6.6-2.2.el6_1.x86_64
libmysqlclient.so.16(libmysqlclient_16)(64bit) is needed by (installed) postfix-2:2.6.6-2.2.el6_1.x86_64
mysql-libs is needed by (installed) postfix-2:2.6.6-2.2.el6_1.x86_64 情況
解決辦法:rpm -e --nodeps mysql-libs-5.1.66-2.el6_3.x86_64
2、再來講解安裝吧,先下載下面兩個rpm包,這里主要是以rpm安裝方式進行講解,關於源程序包的安裝方式以后再敘。

先安裝服務器端程序,安裝如下圖所示:

服務器端安裝完成之后,在/usr/share/mysql目錄中會生成一個mysql啟動腳本mysql.server和一些示例配置文件,其中有一個配置文件my-medium.cnf,因為mysql安裝完成之后就默認成為系統服務,所以這里需要將配置文件放在系統服務的相關目錄下,因為需要做如下操作:
cp /usr/share/mysql/my-medium.cnf /etc/my.cnf,改名為my.cnf作為mysql配置文件。
下面看看如何啟動和停止mysql服務,如下圖所示:

到此mysql服務端的安裝配置完成。
3、安裝mysql客戶端程序
安裝命令如同服務器一樣:rpm -ivh MySQL-client-5.5.8-1.linux2.6.i386.rpm
mysql安裝還后目錄結構如下:

服務器程序為/usr/sbin/mysqld
數據目錄為/var/lib/mysql,默認情況下要日志文件都存放在/var/lib/mysql下,如果要改變其存放位置,可以通過更改/etc/my.cnf配置文件實現。
4、登錄mysql數據庫,默認安裝完成之后mysql的用戶名為root,密碼為空,所以如果安裝成功后登錄應該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就已經成功登錄mysql數據庫了。
5、登錄進入數據庫之后,導入數據庫腳本,命令如下:
source /root/test.sql,完成即可。
關於linux中是否需要配置jsp和mysql的連接,由於在程序已經編寫了連接數據庫程序,所以此處不需要設置什么,只需要調整數據庫配置文件的中連接地址即可。
綜上所述收錄了mysql的安裝和卸載過程,一應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