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學習了Zookeeper相關的理論知識后,下面接着學習對Zookeeper的相關操作。
二、Zookeeper部署
Zookeeper的部署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讀者可以在網上找到相應的教程,點這里,筆者不再累贅。
Zookeeper有三種運行形式:集群模式、單機模式、偽集群模式。
以下實驗都是在單機模式下進行。
三、服務端
bin目錄下常用的腳本解釋
zkCleanup 清理Zookeeper歷史數據,包括食物日志文件和快照數據文件
zkCli Zookeeper的一個簡易客戶端
zkEnv 設置Zookeeper的環境變量
zkServer Zookeeper服務器的啟動、停止、和重啟腳本
3.1 運行服務
進入bin目錄,使用zkServer.sh start啟動服務
使用jps命令查看,存在QuorumPeerMain進程,表示Zookeeper已經啟動
3.2 停止服務
在bin目錄下,使用zkServer.sh stop停止服務
使用jps命令查看,QuorumPeerMain進程已不存在,表示Zookeeper已經關閉
四、客戶端
4.1 打開客戶端
在服務端開啟的情況下,運行客戶端,使用如下命令:./zkCli.sh
連接服務端成功,若連接不同的主機,可使用如下命令:./zkCli.sh -server ip:port
可以使用幫助命令help來查看客戶端的操作
4.2 創建節點
使用create命令,可以創建一個Zookeeper節點, 如
create [-s] [-e] path data acl
其中,-s或-e分別指定節點特性,順序或臨時節點,若不指定,則表示持久節點;acl用來進行權限控制。
① 創建順序節點
使用 create -s /zk-test 123 命令創建zk-test順序節點
可以看到創建的zk-test節點后面添加了一串數字以示區別。
② 創建臨時節點
使用 create -e /zk-temp 123 命令創建zk-temp臨時節點
臨時節點在客戶端會話結束后,就會自動刪除,下面使用quit命令退出客戶端
再次使用客戶端連接服務端,並使用ls / 命令查看根目錄下的節點
可以看到根目錄下已經不存在zk-temp臨時節點了。
③ 創建永久節點
使用 create /zk-permanent 123 命令創建zk-permanent永久節點
可以看到永久節點不同於順序節點,不會自動在后面添加一串數字。
4.3 讀取節點
與讀取相關的命令有ls 命令和get 命令,ls命令可以列出Zookeeper指定節點下的所有子節點,只能查看指定節點下的第一級的所有子節點;get命令可以獲取Zookeeper指定節點的數據內容和屬性信息。其用法分別如下
ls path [watch]
get path [watch]
ls2 path [watch]
若獲取根節點下面的所有子節點,使用ls / 命令即可
若想獲取根節點數據內容和屬性信息,使用get / 命令即可
也可以使用ls2 / 命令查看
可以看到其子節點數量為8。
若想獲取/zk-permanent的數據內容和屬性,可使用如下命令:get /zk-permanent
可以看到其數據內容為123,還有其他的屬性,之后會詳細介紹。
4.4 更新節點
使用set命令,可以更新指定節點的數據內容,用法如下
set path data [version]
其中,data就是要更新的新內容,version表示數據版本,如將/zk-permanent節點的數據更新為456,可以使用如下命令:set /zk-permanent 456
現在dataVersion已經變為1了,表示進行了更新。
4.5 刪除節點
使用delete命令可以刪除Zookeeper上的指定節點,用法如下
delete path [version]
其中version也是表示數據版本,使用delete /zk-permanent 命令即可刪除/zk-permanent節點
可以看到,已經成功刪除/zk-permanent節點。值得注意的是,若刪除節點存在子節點,那么無法刪除該節點,必須先刪除子節點,再刪除父節點。
五、總結
本篇博客主要講解了在命令行情況下如何操作Zookeper的客戶端和服務端,並且使用簡單的命令完成對Zookeeper的一些操作,謝謝各位園友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