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長子網掩碼 VLSM


2014-05-05 17:26:08

 

VLSM的介紹:

VLSM(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work Mask,可變長子網掩碼) 是為了有效的使用CIDR(無類別域間路由)和路由匯總來控制路由表的大小,並可以對子網進行層次化編址,以便最有效的利用現有的地址空間。在使用VLSM時,所采用的路由協議必須能夠支持它,這些路由協議包括RIPv2,OSPF,EIGRP,IS-IS和BGPv4;如果在一個運行RIPv1或IGRP的網絡中混合使用不同長度的子網掩碼即VLSM,那么這個網絡將無法正常工作。

VLSM的優點:

1.IP地址的使用更加有效

2.應用路由匯總時,有更好的性能

3.與其他路由器的拓撲變化隔離

在設計一個內部網絡時,有足夠的私有地址空間為什么還要使用VLSM?

答:因為相鄰的地址塊可以更容易地實現網絡的歸納,並使用一個路由選擇協議保持路由更新最小化。節省了大量帶寬,並縮減了路由器的處理時間。 

VLSM的划分:

例1、某公司有兩個主要部門:市場部和技術部。技術部又分為硬件部和軟件部兩個部門。該公司申請到了一個完整的C類IP地址段:210.31.233.0,子網掩碼255.255.255.0。為了便於分級管理,該公司采用了VLSM技術,將原主網絡划分稱為兩級子網(未考慮全0和全1子網)。

  市場部分得了一級子網中的第1個子網,即210.31.233.64,子網掩碼255.255.255.192,該一級子網共有62個IP地址可供分配。

  技術部將所分得的一級子網中的第2個子網210.31.233.128,子網掩碼255.255.255.192。又進一步划分成了兩個二級子網。其中第1個二級子網210.31.233.128,子網掩碼255.255.255.224划分給技術部的下屬分部-硬件部,該二級子網共有30個IP地址可供分配。技術部的下屬分部-軟件部分得了第2個二級子網210.31.233.160,子網掩碼255.255.255.224,該二級子網共有30個IP地址可供分配。

分配示意圖:

wKioL1NnWFbyZ-ujAAFgZ5_VkEs885.jpg

根據以下拓撲圖使用C類網絡地址192.16.10.0合理規划網絡:

wKiom1NnWPniiAUNAAF44GSbPAk493.jpg

方法一:

1、寫出各網段需要的IP地址數量:

A區 30 B區 10 C區 12 G區 12 H區 60 I區 14 J區 60 K區 8 D、E、F區 2

2、將它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wKiom1NnWXagtWQUAABNjR3YTdg459.jpg
3、按照順序進行VLSM子網划分(先分大地址塊再分小地址塊)

H 192.168.10.0/26

J 192.168.10.64/26

A 192.168.10.128/27

I 192.168.10.160/28

C 192.168.10.176/28

G 192.168.10.192/28

B 192.168.10.208/28

K 192.168.10.224/28

D 192.168.10.240/30

E 192.168.10.244/30

F 192.168.10.248/30

wKioL1NnWYGAVBQZAAE4_cecYAM195.jpg

wKiom1NnWbPjQC-NAACdVmJTzQE769.jpg

方法二:
1、寫出各網段需要的IP地址數量:

A區 30 B區 10 C區 12 G區 12 H區 60 I區 14 J區 60 K區 8 D、E、F區 2

2、參照下表寫出各區的網絡前綴和最大主機數:

wKiom1NnWd_Sp06GAACX0kkBjBQ765.jpg
A/27 32 B/28 16 C/28 16 G/28 16 H/26 64 I/28 16

J/26 64 K/28 16 D/30 4 E/30 4 F/30 4

3、進行VLSM子網划分

A 0 - 31

B 32 - 47

C 48 - 63

G 64 - 79

H 80 - 143

I 144 - 159

J 160 - 223

K 224 - 239

D 240 - 243

E 244 - 247

F 248 - 252

 

===============

==================================================

VLSM可變長子網掩碼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 可變長子網掩碼),這是一種產生不同大小子網的網絡分配機制,指一個網絡可以配置不同的掩碼。開發可變長度子網掩碼的想法就是在每個子網上保留足夠的主機數的同時,把一個網分成多個子網時有更大的靈活性。如果沒有VLSM,一個子網掩碼只能提供給一個網絡。這樣就限制了要求的子網數上的主機數。

  VLSM技術對高效分配IP地址(較少浪費)以及減少路由表大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VLSM時,所采用的路由協議必須能夠支持它,這些路由協議包括RIP2,OSPF,EIGRP和BGP。

CIDR無類別編址

  1992年引入了CIDR,它意味着在路由表層次的網絡地址“類”的概念已經被取消,代之以“網絡前綴”的概念。Internet中的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無類別域間路由 的基本思想是取消地址的分類結構,取而代之的是允許以可變長分界的方式分配網絡數。它支持路由聚合,可限制Internet主干路由器中必要路由信息的增長。IP地址中A類已經分配完畢,B類也已經差不多了 剩下的C類地址已經成為大家瓜分的目標。顯然 對於一個國家、地區、組織來說分配到的地址最好是連續的 那么如何來保證這一點呢?於是提出了CIDR的概念。CIDR是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的縮寫 意為無類別的域間路由。“無類別”的意思是現在的選路決策是基於整個32位IP地址的掩碼操作。而不管其IP地址是A類、B類或是C類,都沒有什么區別。它的思想是:把許多C類地址合起來作B類地址分配。采用這種分配多個IP地址的方式,使其能夠將路由表中的許多表項歸並 summarization 成更少的數目。

 

二者區別與聯系

wiki:

CIDR encompasses several concepts. It is based on the variable-length subnet masking (VLSM) technique with effective qualities of specifying arbitrary-length prefixes.

以前總以為沒有區別,因為都是為節約IP地址而設計的,

其實他們是有很大區別的

CIDR是把幾個標准網絡合成一個大的網絡

VLSM是把一個標准網絡分成幾個小型網絡(子網)

CIDR是子網掩碼往左邊移了,VLSM是子網掩碼往右邊移了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無類別域間路由)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work Mask     可變長子網掩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