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nginx中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的作用


nginx為了實現反向代理的需求而增加了一個ngx_http_proxy_module模塊。其中proxy_set_header指令就是該模塊需要讀取的配置文件。在這里,所有設置的值的含義和http請求同中的含義完全相同,除了Host外還有X-Forward-For。
Host的含義是表明請求的主機名,因為nginx作為反向代理使用,而如果后端真是的服務器設置有類似防盜鏈或者根據http請求頭中的host字段來進行路由或判斷功能的話,如果反向代理層的nginx不重寫請求頭中的host字段,將會導致請求失敗【默認反向代理服務器會向后端真實服務器發送請求,並且請求頭中的host字段應為proxy_pass指令設置的服務器】。
同理,X_Forward_For字段表示該條http請求是有誰發起的?如果反向代理服務器不重寫該請求頭的話,那么后端真實服務器在處理時會認為所有的請求都來在反向代理服務器,如果后端有防攻擊策略的話,那么機器就被封掉了。因此,在配置用作反向代理的nginx中一般會增加兩條配置,修改http的請求頭: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For $remote_addr;
這里的$http_host和$remote_addr都是nginx的導出變量,可以再配置文件中直接使用。如果Host請求頭部沒有出現在請求頭中,則$http_host值為空,但是$host值為主域名。因此,一般而言,會用$host代替$http_host變量,從而避免http請求中丟失Host頭部的情況下Host不被重寫的失誤。

 

 

X-Forwarded-For:簡稱XFF頭,它代表客戶端,也就是HTTP的請求端真實的IP,只有在通過了HTTP 代理或者負載均衡服務器時才會添加該項。 它不是RFC中定義的標准請求頭信息,在squid緩存代理服務器開發文檔中可以找到該項的詳細介紹。標准格式如下:X-Forwarded-For: client1, proxy1, proxy2。

 

這一HTTP頭一般格式如下:
X-Forwarded-For: client1, proxy1, proxy2
其中的值通過一個 逗號+空格 把多個IP地址區分開, 最左邊(client1)是最原始客戶端的IP地址, 代理服務器每成功收到一個請求,就把 請求來源IP地址添加到右邊。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這個請求成功通過了三台代理服務器:proxy1, proxy2 及 proxy3。請求由client1發出,到達了proxy3(proxy3可能是請求的終點)。請求剛從client1中發出時,XFF是空的,請求被發往proxy1;通過proxy1的時候,client1被添加到XFF中,之后請求被發往proxy2;通過proxy2的時候,proxy1被添加到XFF中,之后請求被發往proxy3;通過proxy3時,proxy2被添加到XFF中,之后請求的的去向不明,如果proxy3不是請求終點,請求會被繼續轉發。
鑒於偽造這一字段非常容易,應該謹慎使用X-Forwarded-For字段。正常情況下XFF中最后一個IP地址是最后一個代理服務器的IP地址, 這通常是一個比較可靠的信息來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