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置文件案例
1 <ehcache> 2 3 4 <!-- 5 磁盤存儲:將緩存中暫時不使用的對象,轉移到硬盤,類似於Windows系統的虛擬內存 6 path:指定在硬盤上存儲對象的路徑 7 --> 8 <diskStore path="java.io.tmpdir" /> 9 10 11 <!-- 12 defaultCache:默認的緩存配置信息,如果不加特殊說明,則所有對象按照此配置項處理 13 maxElementsInMemory:設置了緩存的上限,最多存儲多少個記錄對象 14 eternal:代表對象是否永不過期 15 timeToIdleSeconds:最大的發呆時間 16 timeToLiveSeconds:最大的存活時間 17 overflowToDisk:是否允許對象被寫入到磁盤 18 --> 19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20 timeToIdleSeconds="120" timeToLiveSeconds="120" overflowToDisk="true" /> 21 22 <!-- 23 cache:為指定名稱的對象進行緩存的特殊配置 24 name:指定對象的完整名 25 --> 26 <cache name="com.zbaccp.entity.Person"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27 timeToIdleSeconds="300" timeToLiveSeconds="600" overflowToDisk="true" /> 28 29 30 </ehcache>
二:屬性詳解
1、diskStore :指定數據(.data and .index)存儲位置,可指定磁盤中的文件夾位置期 The diskStore element is optional. It must be configured if you have overflowToDisk or diskPersistent enabled for any cache. If it is not configured, a warning will be issues and java.io.tmpdir will be used.
2、defaultCache : 默認的管理策略
一、以下屬性是必須的:
1、name: Cache的名稱,必須是唯一的(ehcache會把這個cache放到HashMap里)。
2、maxElementsInMemory:在內存中緩存的element的最大數目。
3、maxElementsOnDisk:在磁盤上緩存的element的最大數目,默認值為0,表示不限制。
4、eternal:設定緩存的elements是否永遠不過期。如果為true,則緩存的數據始終有效,如果為false那么還要根據timeToIdleSeconds,timeToLiveSeconds判斷。
5、overflowToDisk: 如果內存中數據超過內存限制,是否要緩存到磁盤上。
二、以下屬性是可選的:
1、timeToIdleSeconds: 對象空閑時間,指對象在多長時間沒有被訪問就會失效。只對eternal為false的有效。默認值0,表示一直可以訪問。
2、timeToLiveSeconds: 對象存活時間,指對象從創建到失效所需要的時間。只對eternal為false的有效。默認值0,表示一直可以訪問。
3、diskPersistent: 是否在磁盤上持久化。指重啟jvm后,數據是否有效。默認為false。
4、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 對象檢測線程運行時間間隔。標識對象狀態的線程多長時間運行一次。
5、diskSpoolBufferSizeMB: DiskStore使用的磁盤大小,默認值30MB。每個cache使用各自的DiskStore。
6、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 如果內存中數據超過內存限制,向磁盤緩存時的策略。默認值LRU,可選FIFO、LFU。
三、緩存的3 種清空策略 :
1、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先進先出).
2、LFU , Less Frequently Used (最少使用).意思是一直以來最少被使用的。緩存的元素有一個hit 屬性,hit 值最小的將會被清出緩存。
3、LRU ,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 (ehcache 默認值).緩存的元素有一個時間戳,當緩存容量滿了,而又需要騰出地方來緩存新的元素的時候,那么現有緩存元素中時間戳離當前時間最遠的元素將被清出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