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安裝好之后,我們先打開Postman,可以看到界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右邊是我們后頭要講的collection,左邊是現在要講的request builder。在request builder中,我們可以通過Postman快速的隨意組裝出我們希望的request。

URL部分
要組裝一條Request, URL永遠是你首先要填的內容,在Postman里面你曾輸入過的URL是可以通過下拉自動補全的哦。如果你點擊Params按鈕,Postman會彈出一個鍵值編輯器,你可以在哪里輸入URL的Parameter,Postman會幫你自動加入到URL當中,反之,如果你的URL當中已經有了參數,那Postman會在你打開鍵值編輯器的時候把參數自動載入

Headers部分
點擊’Headers’按鈕,Postman同樣會彈出一個鍵值編輯器。在這里,你可以隨意添加你想要的Header attribute,同樣Postman為我們通過了很貼心的auto-complete功能,敲入一個字母,你可以從下拉菜單里選擇你想要的標准atrribute

Method部分
要選擇Request的Method是很簡單的,Postman支持所有的Method,而一旦你選擇了Method,Postman的request body編輯器會根據的你選擇,自動的發生改變

Request Body部分
如果我們要創建的request是類似於POST,那我們就需要編輯Request Body,Postman根據body type的不同,提供了4中編輯方式:
- form-data
- x-www-form-urlencoded
- raw
- binary


注意,在URL里面我使用了變量googleMaps,並用{{}}調用它,這里是類似於AngulaJs的語法(果然是同一家人),其返回值是:http://maps.googleapis.com/maps/api/geocode/json。而這個變量我是定義在我的環境GoogleApiTest里面的。這部分的內容會在接下來的文章里面講到。
點擊了Send之后,可以在Postman上直接看到response的內容,內容很漂亮,Postman根據內容檢索自動按JSON的格式顯示出來,同時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status code和花費的時間。如下圖所示就是我們看到的respo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