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極管就是一個資本家(全課堂哄然),比如一個生產手機的資本家,生產一部手機,原材料100元,售價400元,利潤率400%,相對於三極管的放大倍數就是4,原來一天生產100部,利潤好幾萬,資本家覺得這生意不錯,想擴大利潤,提高產能,改成一天生產200部,也就是三極管的輸入電流增加了,這時資本家發現了,利潤成倍上漲,好啊!隨即改成一天生產300部,后來改成一天生產400部、500部……直到1000部,但是資本家很快發現,當產能超過800部時,利潤就不再成比例上升了,而是緩慢上升,超過1000部,利潤根本就不上升,維持原樣,這是因為產量太大,市場飽和,售價下降等等,這時三極管就進入了飽和狀態,輸入電流再怎么增加,輸出電流也不會增加。 由於經濟危機,產品銷售不出去,資本家只好停產,每天一部也不生產,這時就相當於三極管進入截止狀態,但是工廠總要維持,於是,就每天賣點原材料、廢舊設備、廢材料,或者組織工人打掃衛生,清理倉庫和車間,賣點破爛,好歹每天能有點收益,這點收益就是三極管截止狀態的漏電流。也就是說,輸入端沒有一點電流,輸出端還是有些微電流的。 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金錢是資本家最需要的,所有一系列的采購、生產和銷售,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財富增值,即金錢放大。在這個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腦力和電力,而且不論產量高低甚至停產狀態,這些人力、腦力和電力的供應都要維持基本穩定,雖可裁人、拉閘限電,但也絕對不可削減為0。 對於三極管來說,耳麥、傳感器獲得的微弱信號是我們最需要的,通過三極管的放大作用,我們可以把這些信號放大以驅動大型設備或自控裝置,所以放大的本質是三極管輸入端的信號,輸出的是放大之后的信號,中間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這些電能必須是直流電,例如電池或者整流后的交流電。跟資本家維持工廠運轉一樣,人力、腦力和電力要基本維持穩定,不能天天亂變。 當然對於功率放大三極管,道理基本一樣,不過放大的是信號的電流和電壓,當然,投入的人力、腦力和電力仍舊是必不可少的。 三個級,基極是采購,集電極是加工車間,發射極是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