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for 語句及分支結構else-if


1、本次課學習到的知識點:(1)程序中用for語句實現循環。(2)for語句的一般形式為:for(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 循環體語句  其中for語句中用兩個分號分隔三個表達式,但for的后面沒有分號,也不能在for語句中隨便加分號。(3)分支結構:使用條件語句來實現選擇。二分支結構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使用基本的if語句實現,if-else語句和省略else的if語句。

2、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在for語句實驗中,例如求一串式子的n項和,對於符號的運算、分母有規律的增加,不同的式子有不同的寫法。而我在實驗的時候不太會,例如作業中的求交錯序列n項和。其他的實驗完成我覺得還可以。(2)我通過看書上的例題和課外資料,最終解決了問題。

3、實驗心得體會:第三次上課了,我覺得難度增加了,因為有一些實驗我發現我不太會,老師講的有些聽不懂了,作業也開始出現許多問題。對於c語言上有一定的了解了,但在實驗上還是不太會,可能是剛學習,不熟悉的原因吧,希望接下里來的學習可以更加熟練,更加了解c語言吧!對於這次的作業,在求n項和中,我覺得困難,因為總是算不出正確答案,但程序沒有問題,可就是不知道是哪出現的問題。想通過下一次課,詢問一下老師。

4、預習總結:switch語句

switch語句可以處理多分支選擇問題。在switch語句的每個語句段中都使用break語句。

switch語句的主要使用方法,一般形式為:switch(表達式){

                                                              case常量表達式1:語句段1;break;

                                                              case常量表達式2:語句段2;break;

                                                                                   ...

                                                              case常量表達式n:語句段n;break;

                                                              default:             語句段n+1;break;

                                                   }

在switch語句中,case后面出現的應該是一個常量表達式。不使用break時,如果表達式的值與常量表達式2的值相等,不但執行語句段2,還執行其后的所有語句段,即執行語句段2到語句段n+1.

在switch語句所有語句段的末尾使用break,可以簡單、清晰的實現多分支選擇,這也是switch語句的主要使用方法。

預習了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理論上明白了一些,但理解的不是很深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