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語言函數參數的傳遞原理
C語言中函數參數的入棧順序如何?從右至左。為什么是從右至左呢?如下分析,
1 #include <stdio.h> 2 void fun(int a, int b, int c, int d, int e) 3 { 4 printf("%#x\n", &a); 5 printf("%#x\n", &b); 6 printf("%#x\n", &c); 7 printf("%#x\n", &d); 8 printf("%#x\n", &e); 9 10 int *temp = &a, i; 11 temp--; 12 for (i = 0; i < a; i++) 13 { 14 printf("%d ", *temp); 15 temp--; 16 } 17 printf("\n"); 18 } 19 int main() 20 { 21 int a = 1; 22 int b = 2; 23 int c = 3; 24 int d = 4; 25 fun(4, a, b, c, d); 26 return 0; 27 }
運行結果:
pin@pin-virtual-machine:~/1_c/day13/code$ ./a.out 0xbf52ad9c 0xbf52ad98 0xbf52ad94 0xbf52ad90 0xbf52ad8c 1 2 3 4 pin@pin-virtual-machine:~/1_c/day13/code$
參數a到d的地址,從高到低變化,棧的特點是后進先出。在C程序中,棧頂地址大小高於棧底的地址,所以d先入棧,a最后入棧,即C函數的入棧順序是從右向左。那為什么從右向左呢?
參數入棧順序是和具體編譯器實現相關的。比如,Pascal語言中參數就是從左到右入棧的,有些語言中還可以通過修飾符進行指定,如Visual C++。即然兩種方式都可以,為什么C語言要選擇從右至左呢?
Pascal語言不支持可變長參數,而C語言支持這種特色,正是這個原因使得C語言函數參數入棧順序為從右至左。具體原因為:C方式參數入棧 順序(從右至左)的好處就是可以動態變化參數個數。通過棧堆分析可知,自左向右的入棧方式,最前面的參數被壓在棧底。除非知道參數個數,否則是無法通過棧 指針的相對位移求得最左邊的參數。這樣就變成了左邊參數的個數不確定,正好和動態參數個數的方向相反。因此,C語言函數參數采用自右向左的入棧順序,主要原因是為了支持可變長參數形式。換句話說,如果不支持這個特色,C語言完全和Pascal一樣,采用自左向右的參數入棧方式
2. C語言變長參數的使用
下面是 <stdarg.h> 里面重要的幾個宏定義如下:
typedef char* va_list;
void va_start ( va_list ap, prev_param ); /* ANSI version */
type va_arg ( va_list ap, type );
void va_end ( va_list ap );
va_list 是一個字符指針,可以理解為指向當前參數的一個指針,取參必須通過這個指針進行。
<Step 1> 在調用參數表之前,定義一個 va_list 類型的變量,(假設va_list 類型變量被定義為ap);
<Step 2> 然后應該對ap 進行初始化,讓它指向可變參數表里面的第一個參數,這是通過 va_start 來實現的,第一個參數是 ap 本身,第二個參數是在變參表前面緊挨着的一個變量,即“...”之前的那個參數;
<Step 3> 然后是獲取參數,調用va_arg,它的第一個參數是ap,第二個參數是要獲取的參數的指定類型,然后返回這個指定類型的值,並且把 ap 的位置指向變參表的下一個變量位置;
<Step 4> 獲取所有的參數之后,我們有必要將這個 ap 指針關掉,以免發生危險,方法是調用 va_end,他是輸入的參數 ap 置為 NULL,應該養成獲取完參數表之后關閉指針的習慣。說白了,就是讓我們的程序具有健壯性。通常va_start和va_end是成對出現。
typedef char* va_list;
void va_start ( va_list ap, prev_param ); /* ANSI version */
type va_arg ( va_list ap, type );
void va_end ( va_list ap );
va_list 是一個字符指針,可以理解為指向當前參數的一個指針,取參必須通過這個指針進行。
<Step 1> 在調用參數表之前,定義一個 va_list 類型的變量,(假設va_list 類型變量被定義為ap);
<Step 2> 然后應該對ap 進行初始化,讓它指向可變參數表里面的第一個參數,這是通過 va_start 來實現的,第一個參數是 ap 本身,第二個參數是在變參表前面緊挨着的一個變量,即“...”之前的那個參數;
<Step 3> 然后是獲取參數,調用va_arg,它的第一個參數是ap,第二個參數是要獲取的參數的指定類型,然后返回這個指定類型的值,並且把 ap 的位置指向變參表的下一個變量位置;
<Step 4> 獲取所有的參數之后,我們有必要將這個 ap 指針關掉,以免發生危險,方法是調用 va_end,他是輸入的參數 ap 置為 NULL,應該養成獲取完參數表之后關閉指針的習慣。說白了,就是讓我們的程序具有健壯性。通常va_start和va_end是成對出現。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ring.h> 3 #include<stdarg.h> 4 5 /*函數原型聲明,至少需要一個確定的參數,注意括號內的省略號*/ 6 int demo(char*, ...); 7 void main( void ) 8 { 9 demo("DEMO", "This", "is", "a", "demo!", ""); 10 } 11 12 /*ANSI標准形式的聲明方式,括號內的省略號表示可選參數*/ 13 int demo(char *msg, ...) 14 { 15 /*定義保存函數參數的結構*/ 16 va_list argp; 17 int argno = 0; 18 char *para; 19 20 /*argp指向傳入的第一個可選參數,msg是最后一個確定的參數*/ 21 va_start( argp, msg ); 22 while (1) 23 { 24 para = va_arg( argp, char*); 25 if ( strcmp( para, "") == 0 ) 26 break; 27 printf("Parameter #%d is: %s\n", argno, para); 28 argno++; 29 } 30 va_end( argp ); 31 32 /*將argp置為NULL*/ 33 return 0; 34 }
運行結果:
pin@pin-virtual-machine:~/1_c/day13/code$ ./a.out Parameter #0 is: This Parameter #1 is: is Parameter #2 is: a Parameter #3 is: demo! pin@pin-virtual-machine:~/1_c/day13/code$
另外,變長參數結合格式化輸出格式經常用來封裝寫日志的接口,舉例如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