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開發與其他程序開發的共性在於,同樣要求“高內聚,低耦合,易讀寫,可復用”。
“高內聚”是指將在邏輯上可以歸類為一個單元的代碼封裝在一起,盡量保障一塊代碼集合主要解決一個需求,在前端開發中,最常見的便是將一個邏輯單元的代碼使用IIFE函數進行封裝。
可以說,保障代碼高內聚即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代碼“低耦合”的要求,因為低耦合即是要求一個邏輯單元的代碼塊在改動時,不會造成其他邏輯單元代碼塊的變動,在前端開發中,即是要求各代碼塊不要過多共享某變量或對象,在不得以的情況下,一定要清晰注釋。
“易讀寫”是指保持代碼的可讀,可修改性,即在一定時期后,后來的開發者依然可以憑借閱讀代碼的方式,了解你的編程思路,並根據新的需求,修改你留下的代碼。這里牽扯到良好的代碼縮進,命名規范,注釋等。
“可復用”是指處於節省程序員生命的目的,遵從DRY原則,在一個項目中,抽象出功能類似的業務需求,通過組件化的方式編寫代碼,實現只寫一次,到處使用的令人愉快的目的。
--------------------------------------------------------
組件的構成:
1. 代碼層面: HTML(結構)+ JS(邏輯) + CSS(樣式)
2. 使用層面: 需求配置參數 + 實例化相應組件對象
下面貼一張我自己總結的關於組件化開發的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