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虛函數的作用是什么?它應該怎么用呢?


虛函數聯系到多態,多態聯系到繼承。所以本文中都是在繼承層次上做文章。沒了繼承,什么都沒得談。

下面是對C++的虛函數這玩意兒的理解。

一, 什么是虛函數(如果不知道虛函數為何物,但有急切的想知道,那你就應該從這里開始)

簡單地說,那些被virtual關鍵字修飾的成員函數,就是虛函數。虛函數的作用,用專業術語來解釋就是實現多態性(Polymorphism),多態性是將接口與實現進行分離;用形象的語言來解釋就是實現以共同的方法,但因個體差異而采用不同的策略。下面來看一段簡單的代碼

class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This is A”<<endl;}

};

class B:public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This is B”<<endl;}

};

int main(){ //為了在以后便於區分,我這段main()代碼叫做main1

A a;

B b;

a.print();

b.print();

}

通過class A和class B的print()這個接口,可以看出這兩個class因個體的差異而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輸出的結果也是我們預料中的,分別是This is A和This is B。但這是否真正做到了多態性呢?No,多態還有個關鍵之處就是一切用指向基類的指針或引用來操作對象。那現在就把main()處的代碼改一改。

int main(){ //main2

A a;

B b;

A* p1=&a;

A* p2=&b;

p1->print();

p2->print();

}

運行一下看看結果,喲呵,驀然回首,結果卻是兩個This is A。問題來了,p2明明指向的是class B的對象但卻是調用的class A的print()函數,這不是我們所期望的結果,那么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用到虛函數

class A{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cout<<”This is A”<<endl;} //現在成了虛函數了

};

class B:public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This is B”<<endl;} //這里需要在前面加上關鍵字virtual嗎?

};

毫無疑問,class A的成員函數print()已經成了虛函數,那么class B的print()成了虛函數了嗎?回答是Yes,我們只需在把基類的成員函數設為virtual,其派生類的相應的函數也會自動變為虛函數。所以,class B的print()也成了虛函數。那么對於在派生類的相應函數前是否需要用virtual關鍵字修飾,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現在重新運行main2的代碼,這樣輸出的結果就是This is A和This is B了。

現在來消化一下,我作個簡單的總結,指向基類的指針在操作它的多態類對象時,會根據不同的類對象,調用其相應的函數,這個函數就是虛函數。



首先:強調一個概念
定義一個函數為虛函數,不代表函數為不被實現的函數。

定義他為虛函數是為了允許用基類的指針來調用子類的這個函數。

定義一個函數為純虛函數,才代表函數沒有被實現。

定義純虛函數是為了實現一個接口,起到一個規范的作用,規范繼承這個類的程序員必須實現這個函數。

1、簡介
假設我們有下面的類層次: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cout<<"A::foo() is called"<<endl;  
    }  
};  
class B:public A  
{  
public:  
    void foo()  
    {  
        cout<<"B::foo() is called"<<endl;  
    }  
};  
int main(void)  
{  
    A *a = new B();  
    a->foo();   // 在這里,a雖然是指向A的指針,但是被調用的函數(foo)卻是B的!  
    return 0;  
}  

這個例子是虛函數的一個典型應用,通過這個例子,也許你就對虛函數有了一些概念。它虛就虛在所謂“推遲聯編”或者“動態聯編”上,一個類函數的調用並不是在編譯時刻被確定的,而是在運行時刻被確定的。由於編寫代碼的時候並不能確定被調用的是基類的函數還是哪個派生類的函數,所以被成為“虛”函數。
虛函數只能借助於指針或者引用來達到多態的效果。
C++純虛函數
一、定義
 純虛函數是在基類中聲明的虛函數,它在基類中沒有定義,但要求任何派生類都要定義自己的實現方法。在基類中實現純虛函數的方法是在函數原型后加“=0”
 virtual void funtion1()=0
二、引入原因
  1、為了方便使用多態特性,我們常常需要在基類中定義虛擬函數。
  2、在很多情況下,基類本身生成對象是不合情理的。例如,動物作為一個基類可以派生出老虎、孔雀等子類,但動物本身生成對象明顯不合常理。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引入了純虛函數的概念,將函數定義為純虛函數(方法:virtual ReturnType Function()= 0;),則編譯器要求在派生類中必須予以重寫以實現多態性。同時含有純虛擬函數的類稱為抽象類,它不能生成對象。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
聲明了純虛函數的類是一個抽象類。所以,用戶不能創建類的實例,只能創建它的派生類的實例。
純虛函數最顯著的特征是:它們必須在繼承類中重新聲明函數(不要后面的=0,否則該派生類也不能實例化),而且它們在抽象類中往往沒有定義。
定義純虛函數的目的在於,使派生類僅僅只是繼承函數的接口。
純虛函數的意義,讓所有的類對象(主要是派生類對象)都可以執行純虛函數的動作,但類無法為純虛函數提供一個合理的缺省實現。所以類純虛函數的聲明就是在告訴子類的設計者,“你必須提供一個純虛函數的實現,但我不知道你會怎樣實現它”。

抽象類的介紹
抽象類是一種特殊的類,它是為了抽象和設計的目的為建立的,它處於繼承層次結構的較上層。
(1)抽象類的定義: 稱帶有純虛函數的類為抽象類。
(2)抽象類的作用:
抽象類的主要作用是將有關的操作作為結果接口組織在一個繼承層次結構中,由它來為派生類提供一個公共的根,派生類將具體實現在其基類中作為接口的操作。所以派生類實際上刻畫了一組子類的操作接口的通用語義,這些語義也傳給子類,子類可以具體實現這些語義,也可以再將這些語義傳給自己的子類。
(3)使用抽象類時注意:
• 抽象類只能作為基類來使用,其純虛函數的實現由派生類給出。如果派生類中沒有重新定義純虛函數,而只是繼承基類的純虛函數,則這個派生類仍然還是一個抽象類。如果派生類中給出了基類純虛函數的實現,則該派生類就不再是抽象類了,它是一個可以建立對象的具體的類。
• 抽象類是不能定義對象的。

總結:
1、純虛函數聲明如下: virtual void funtion1()=0; 純虛函數一定沒有定義,純虛函數用來規范派生類的行為,即接口。包含純虛函數的類是抽象類,抽象類不能定義實例,但可以聲明指向實現該抽象類的具體類的指針或引用。
2、虛函數聲明如下:virtual ReturnType FunctionName(Parameter);虛函數必須實現,如果不實現,編譯器將報錯,錯誤提示為:
error LNK****: unresolved external symbol "public: virtual void __thiscall ClassName::virtualFunctionName(void)"
3、對於虛函數來說,父類和子類都有各自的版本。由多態方式調用的時候動態綁定。
4、實現了純虛函數的子類,該純虛函數在子類中就編程了虛函數,子類的子類即孫子類可以覆蓋該虛函數,由多態方式調用的時候動態綁定。
5、虛函數是C++中用於實現多態(polymorphism)的機制。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基類訪問派生類定義的函數。
6、在有動態分配堆上內存的時候,析構函數必須是虛函數,但沒有必要是純虛的。
7、友元不是成員函數,只有成員函數才可以是虛擬的,因此友元不能是虛擬函數。但可以通過讓友元函數調用虛擬成員函數來解決友元的虛擬問題。
8、析構函數應當是虛函數,將調用相應對象類型的析構函數,因此,如果指針指向的是子類對象,將調用子類的析構函數,然后自動調用基類的析構函數。

有純虛函數的類是抽象類,不能生成對象,只能派生。他派生的類的純虛函數沒有被改寫,那么,它的派生類還是個抽象類。
定義純虛函數就是為了讓基類不可實例化化
因為實例化這樣的抽象數據結構本身並沒有意義。
或者給出實現也沒有意義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純虛函數的引入,是出於兩個目的
1、為了安全,因為避免任何需要明確但是因為不小心而導致的未知的結果,提醒子類去做應做的實現。
2、為了效率,不是程序執行的效率,而是為了編碼的效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