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項目打包在CMD或者Linux下運行
1、在CMD下運行
在eclipse中將項目export成jar包,然后用壓縮軟件解壓
解壓后,在CMD中進入項目根目錄下,運行程序:
Oracle2Redis-jar>java -cp .\lib\*; oracle.xxx.xx.cn.ReadOracle2Redis
2、在Linux中運行
把解壓后的文件夾上傳到Linux系統中,在項目根目錄中運行:
java -cp ./lib/*: oracle.xxx.xx.cn.ReadOracle2Redis (跟Windows下路徑分隔符(\ vs /)和結束符(; vs :)都不一樣)
把普通Java項目導出為runnable jar包,然后就可以直接運行
java -jar CrawlerIP.jar www.baidu.com
ps:
我需要定時增量的讀數據庫表,所以每次讀取數據前要讀配置文件里的seq值,標志已經讀取完了的行數,讀完增量數據再在文件里記錄當前已讀的行號seq。
用ResourceBundle讀取配置文件里的seq值,該類會在項目根目錄下搜索配置文件,然后去讀里面的數據。
eclipse中在src目錄下創建的配置文件,eclipse會在編譯的時候自動在項目根目錄下創建bin文件夾,並把配置文件拷到bin文件夾下,當代碼運行的時候優先搜索bin文件夾下的配置文件。也就是說會優先讀bin目錄下的配置文件,如果寫配置文件是往src目錄下的配置文件寫的話,就會導致讀寫不是同一文件的情況。
那么有人會問為什么不同時讀寫bin目錄下的配置文件呢,因為eclipse導出jar包的時候不會創建bin文件夾,所以不行。
所以寫文件的時候應該往src目錄下的配置文件寫(eclipse中調試會出現讀寫不一致,讀的bin目錄下,寫的是src目錄下),這樣在運行jar包的時候讀寫都是同一個文件(jar包中木有bin目錄,都是用的src下的),也不會出現找不到文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