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Web - Bind智能DNS管理系統介紹


2020-04-20

演示系統更新,歡迎加群索取demo帳號

https://bindw.cdneks.com

 

2018-11-27

修改部署架構,取消網絡共享存儲設備,在每台BIND服務器啟用NFS4並僅向BindWeb共享/var/named。

 

2017-11-05

交流或購買請發郵件或加QQ群

MAIL: hahp AT qq.com

 

 

--------------------------------

在公司的運營中,DNS很重要,不僅名稱解析需要DNS,一些重要的服務,比如負載均衡、HTTP 虛擬主機也會用到它。

ISC Bind DNS軟件是DNS服務器領域事實上的標准、久經生產環境考驗、功能全面(支持基於視圖的智能DNS解析、支持動態修改記錄)、性能強、運行穩定,短時間內難以被其它DNS服務器軟件取代。

Bind的缺點也很明顯:配置復雜、手工管理具有危險性,一旦寫錯格式就會造成 DNS 服務癱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用Python Django開發了一套Bind DNS Web管理工具。

 

1. 系統特點:

  • 支持 View 視圖(為不同地址的用戶提供不同地址的解析)
  • 支持 DNS 集群(可創建主、從服務器,自動同步)
  • 采用 Bind 原生方式,不使用 dlz 數據庫模式(確保高性能和穩定性)
  • 動態修改 DNS 記錄、無需 reload Bind 服務
  • WEB 管理服務器與 DNS 服務器分離
  • UI 屏幕自適應,便於電腦、平板、手機同時操作

關於第3點,根據 dlz 的測試,dlz 方式的吞吐量要比 Bind 原生方式差 20到30倍,因此我采用了 Bind 原生方式。

 

附:dlz 與 bind 性能測試數據

http://bind-dlz.sourceforge.net/perf_tests.html

 

2. 功能實現方式:

不采用 dlz 數據庫模式給系統設計和開發帶來一定的難度。我采用下述方式實現相關功能:

  • 視圖管理:文件操作 + rndc
  • 域管理:rndc
  • 記錄管理:dnspython 動態更新

 

 

 

 3. 效果圖

 

 

小屏幕(手機)適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