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制加班,程序員們,你們該怎么做


最近,公司開始要求延長上班時間,正好要求加班的風氣在IT行業也是越來越盛行,遂有想法從其本質來談談自己的見解。

 

在《資本論》中,我們早已熟知,資本家總是盡最大努力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而剩余價值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相對剩余價值,另一部分是絕對剩余價值

 

通過延長工作時間而生產的是絕對剩余價值,而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生產的是相對剩余價值。對於貪婪的資本家,要最大限度的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要么通過獲得更多的絕對剩余價值,也就是“加班”來實現,要么通過提高生成效率,即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來獲得相對剩余價值來實現。顯然,提高生產率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讓工人加班,卻是一個簡單、易見效的方法。

 

因此,這就是加班成為普遍現象的本質。

 

但加班對於傳統的工農業的效果是明顯的,畢竟每個工人多一件商品,就可以多賣一份錢。然而,對於工人每天創造的價值難以衡量的第三產業,如金融、IT行業,期望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價值,這種做法的效果卻是令人懷疑的

 

由於價值創造的無法衡量的特性,因此工人們不會有比如每天要完成多少件商品,每個月要完成多少銷售額這樣每天可考核衡量的目標。那么意味着,工人可榨取的剩余價值,並不一定會更多,還有可能更少。比如寫的程序比以前更多問題,完成事情的質量下降等,或者把8小時可以完成的事,在加班的時候完成,甚至是加班根本不干活。這些都是第三產業的工人應對加班的慣用技巧,實際技巧遠不只這些。我想,這些都是大家深有體會的。

 

這樣的后果是,企業無法獲得更多的利潤,就有可能有“加班還不夠,還需要延長下班時間的錯覺”,而工人則認為,企業不考慮員工利益,更是消極怠工,工作質量更差,最終導致雙輸的局面。

 

從企業來講,不從道德方面考慮,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簡單的抱着拿來主義思想,企圖指望傳統行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根據實踐和結果,結合實際情況,就盲目采用,那這種做法定然是不科學,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從我看來,通過延長加班時間來賺錢更多的利潤,這種方法是比較有風險的,而且面臨道德和政策風險,盡管簡單,但很可能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方法。但是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賺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盡管是個長期復雜的工程,確是目光長遠的,而且對於工人也是有幫助的,是一種雙贏的方法。

 

如果想提高工人的工作時間,但采取簡單粗暴的強制下班時間,是不可取的。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觀察到,如果能制定一套可落實的考核體系,能觀察到員工每天創造的大概價值,然后制定一些8小時無法完成的目標,那么,延長工作時間的目的自然順理成章,也不容易招致員工的抵觸。所以,如何探索出一套可落實的考核體系也就成了企業的重點了。

 

從一個工人角度來講,要避免加班的雙輸局面,如果只是抱怨和抵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你不打算離職,那就應該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並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要求加班的原因無法說白了無非是想賺更多的錢。怎么才能賺更多的錢呢?作為工人,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上面說的加班,而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如果我們不想加班,那么就只能提高工作效率了。這個方法,想必大家定然是理解也知道的。

 

就算大家工作效率很高了,但我們也和企業同樣面臨一個問題,我們創造的價值難以衡量。作為我們自己,我們定然是知道,我把程序寫的更健壯了更可靠了,自然價值更多了;我把事情考慮的更周全了,出問題的概率更小了。但是,企業不知道。

 

所以,我們也得探索一種方法,把自己創造的價值以合適的方式展現,讓企業看得到我們的價值。

 

作為一名有遠大理想的程序員,斷然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更不能抱怨逃避,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事物本質出發,探測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不會等別人來解決問題,我們會主動去解決問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