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行各種各樣的運算,就要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
1、算術運算符:+、-、*、/、%、++、--
A = 10 + 20;
A = 10 – 20;
A = 10 * 20;
A = 10 / 20;
(1)“%”取余運算符,兩個數相除,取余數。
A = 10 % 3; // A = 1,如果余數不為0,則兩個不能整除
A = 10 % 2; // A = 0,如果余數為0,則兩個數能除盡
(2)“++”加1運算符、自加1
“++”可以作前綴(++i),也可以作后綴(i++)。
如果不賦值的話,i++和++i的結果是一樣的。
如果要賦值的話,i++和++i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3)“--”減1運算符,自減1
“--”可以作前綴(--i),也可以作后綴(i--)。
如果不賦值的話,i--和--i的結果是一樣的。
如果要賦值的話,i++和++i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2、賦值運算符:=、+=、-=、*=、/=
“+=”先加后等。如:a += 10 //展開后 a = a + 10
“-=”先減后等。如:a -= 10 //展開后 a = a - 10
“*=”先乘后等。如:a *= 10 //展開后 a = a * 10
“/=”先除后等。如:a /= 10 //展開后 a = a / 10
3、字符串運算符:+、+=
字符串只能進行“連接”運算,不能進行其它運算。
var a = “abc”;
var b = a + “def”; // 結果b = a + “def” = “abc” + “def” = “abcdef”
var a = “abc”;
a += 10; // 結果a = a + 10 = “abc” + 10 = “abc10”
4、比較運算符:>、<、>=、<=、==、!=、===、!==
比較運算符的運算結果是布爾值(true或false)。
A = 10 > 20; // 結果A=false
A = 20>=20; // 結果A=true
A = 10%2 == 0; // 結果A=true
A = 10%2 == “0”; // 結果A=true
A = 10%3 != 0; // 結果A=true
A = 10%2 === “0”; //結果A=false
“=”是賦值號。如:a = 10
“==”等於。只比較兩個變量的值,而不管類型。只要值一樣,就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全等於。既比較變量,也判斷類型。如果類型和值都一樣,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5、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的運算結果有兩個true或false。
“&&”邏輯與(並且關系)。如果左右兩個操作數都為true,則結果為true,否則,結果為false。
邏輯與,就是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時,則結果為true。
“||”邏輯或。左右兩個條件,只要有一個滿足,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取反運算。!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100 = false
6、三元運算符:?:
所謂“三元運算符”就是指三個操作數。
語法:條件表達式 ? 結果1 : 結果2
語法:操作數1 ? 操作數2 : 操作數3
含義:如果條件為true,則執行“結果1”的代碼;如果條件為false,則執行“結果2”的代碼。
其實:三元運算符,就是if else的變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