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內網工作組中分享一些文件或是后台接口沒有及時給出,你又想要模擬真實數據,直接在項目里創建plist也可以做到這種需求,但難免讓工程變得冗余且看起來比較Low。這個時候就看出配置本地服務器的重要性了,不用時刻等着后台接口的更新,只需要根據接口文檔自己模擬真實數據,即方便又顯得高大上。
Mac自帶了Apache環境,我們要做的只是稍微配置一下。
環境:Mac OS X 10.11 。
啟動Apache
在終端輸入:sudo apachectl start,這樣就將Mac自帶的Apache啟動了,在瀏覽器輸入“http://localhost”,會顯示“It works!”,說明服務器已經啟動成功了。Apache默認的根目錄在“/Library/WebServer/Documents/”下。
配置服務器
在Finder中創建一個"Sites"的文件夾,直接創建在/Users/wan(當前用戶名)目錄下,如圖:
1、切換工作目錄下:cd /etc/apache2
2、備份文件,只需要執行一次:sudo cp httpd.conf httpd.conf.bak
3、如果操作出現錯誤!可以使用命令,恢復備份的 httpd.conf 文件:sudo cp httpd.conf.bak httpd.conf
4、用vim編輯httpd.conf文件,httpd.conf文件時Apache的配置文件:sudo vim httpd.conf
這時候需要輸入密碼來獲取權限,出現如下界面:
回車進入到下面的界面:
5、按住shift鍵,並且輸入“ :”號進入vim命令模式,搜索/DocumentRoot,找到圖中對應位置將圈內路徑改為之前創建的Sites文件夾的路徑。
6、之后找到Options FollowSymLinks:修改為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在兩個單詞間添加一個Indexes單詞。
7、接下來查找php,:/php,定位到圖中位置:
8、將這句代碼前面的#去掉。最后:wq保存並退出。
9、切換工作目錄:cd /etc
10、拷貝php.ini文件:sudo cp php.ini.default php.ini
重新啟動apache服務器
在終端輸入:sudo apachectl -k restart
這個時候如果在瀏覽器地址輸入“http://127.0.0.1/”,就會將Sites文件夾中的目錄列出來了。同一工作組里的電腦可以通過本電腦的ip地址來訪問本電腦上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