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玉土、鹿沼土、仙土之刨根究底


  許多多肉愛好者種植多肉的時候都很糾結顆粒土的選擇,對於名目繁多的各種顆粒土更是經常搞不清楚狀況,下文的作者kabutoo把赤玉土、鹿沼土、仙土挖了個老底朝天,也許可以終結你的顆粒土選擇糾結症。

赤玉土

  最近開始試用赤玉土了,二本線和竜泉兩種都買了點試試,因為早就聽說市面上假貨很多,於是花大筆運費從外省一家口碑很好的老牌皇冠店買來。
  掐了下二本線確實硬一點,不過也只是“輕松掐碎”和“稍微加點力掐碎”的區別,用過的顆粒里更軟的只有珍珠岩和蛭石了。
  20%混土(二本線竜泉),上面再一層二本線鋪面,發現確實是非常省心好用不耗智商傻瓜式的玩意。
   保水性排水性透氣性都不錯這幾個被喊爛的優點不用多說(其實所有顆粒土都具備透氣性嘛),保水性在各種顆粒里算很好的(別和蛭石比),親水性、親根性都 很好,澆水就迅速吸收和透下去(蘭石小顆粒不知為啥用久有點不愛吸水,其他很多硬顆粒比如輕石的親根性不怎樣,不過意外地最硬的蘭石居然親根性很不錯)。
  吸水后還會向四周傳達這點最為美妙,繞盆澆水,看着只有邊緣一圈吸水變色了,再過一會兒來看,發現中間原本干燥的顆粒也濕潤變色了。加上變色這點,基本表面土干透后下面也就干得差不多(大萬象盆干了一半高度),可以直接澆水了,澆水時機很好判斷。
  托此之福沒加赤玉的幾盆都快忘記怎么澆了,澆水功力也大大變弱…
  用的時候發現一些顆粒粘着少許枯草葉,草葉一端伸入顆粒內部粘死,明顯是形成顆粒時就有的,而不是制成后不小心混入的。所以顯然赤玉土不是燒制的,不然這些草葉早該變成草木灰了。看質感聞味道也不像是高溫燒過的土,一加熱就一股生土味,和泥土的味道一樣,沒有火燥氣。
  然而看着中文的所有說明都說赤玉土是火山灰燒成的,偶就凌亂了。
  最簡單的,跑去日站查資料……發現別說“燒制”,連“火山灰”這個詞都木有!
  翻譯一下:
  “赤玉土,是關東粘土層中的紅土過篩后,集中了其中的顆粒的東西,弱酸性。
  赤玉土的特征是,不含肥力,透氣性·排水性·保水性·保肥性優秀。
  碎粒按大小分大粒·中粒·小粒。
  在花盆中使用,中粒·小粒比較合適。
  大顆粒一般用於鋪盆底。
  因為不含細菌,所以作為盆栽的基本用土,在園藝中是不可缺少的。
  碎成粉末的赤玉土,加水后會形成粘土狀,透氣性好排水性都非常糟糕,所以在使用前需要過篩去粉,
  便宜的赤玉土,帶粉塵多,且容易碎裂粉化。
  對於喜歡粘土質的水生植物(譯者:大概是指荷花蓮花這類的),將赤玉土加水混合使用即可。”

  ………
  雖然說關東粘土層在地質學上確實是火山形成的,但也不純粹是火山灰啊,是“粘土”,按年代不同有紅色或黑色,和偶以前給龍貓洗澡用的淺灰色的超細粉末火山灰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玩意嘛摔!人家也說了重點不是“火山灰”而是“粘土質”。
  也就是說,赤玉土就是把肥力貧瘠的粘土(需要偶再解釋一下粘土與砂質土的區別嗎)中結塊的那些玩意篩出來,就可以直接用了!原本肥力又差、又容易結塊的粘土是不適合種植的,日本人還真是懂得廢物利用化廢為寶……
  另外赤玉土在日本據說是很早就開始用了,就像歐美人種花用泥炭、天朝人種花用園土煤渣一樣,是理所應當無比大眾非常便宜的玩意。只是漂洋過海后就老貴了(想想國際運費)。
  而那些標着燒制的赤玉土…天朝的山寨能力還需要偶說嗎?
  只是有些質量好用着也很不錯,燒制好了可能還更結實,偶記得書香大神就愛用本地產的煅燒赤玉。顏色看着也很漂亮紅紅的。偶也一直琢磨着弄袋試試,可惜又是得外省…運費傷不去啊。
  有些劣質山寨就坑爹了,大約沒怎么燒好,或者根本沒燒,澆2次水就全化粉…
  於是一堆花友回復說赤玉土個渣渣一下子就粉化再也不用了…實際上偶用赤玉土已經5個月還是顆粒分明,另外向位前輩請教,說二本線一年都不粉化無壓力的。

鹿沼土

  鹿沼土,看着和赤玉土感覺差不多,就顏色淺一點,一直很好奇到底區別在哪里。反正天朝對顆粒土的介紹來去就那幾個詞“排水透氣保水保肥”…
  於是繼續谷歌,找到了個視頻,在死黨友情技術支援下(偶聽力太渣渣啊)搞懂了:
  1,鹿沼土是酸性的(赤玉弱酸),所以除非是某些特別喜歡酸性的植物,平常沒必要用鹿沼土,都是用赤玉土為主的。(想想確實日站里見到都是用赤玉,鹿沼很少見。喜歡酸的大概只有一些茶花拉蘿卜拉蘿卜拉……為毛偶只想到了蘿卜?)
  2,鹿沼土的排水性更強,保水性不如赤玉土。所以在需要土更透氣的時候可以考慮搭配一些鹿沼土。(只為了透氣,有珍珠岩輕石蘭石呢,用這貴貨干啥!)
  當然鹿沼土顏色淺,做景天的鋪面更好看…算是追加的一個優點吧?
  視頻下面的總結評論翻譯:
  “通常情況下,一般都使用赤玉土,沒有必要特別使用鹿沼土。杜鵑花、藍莓等喜酸性土壤的植物才使用鹿沼土。另外在排水性比赤玉土更好這點上,如果需要加強排水的時候,也可以適量加入鹿沼土。”

荷王仙土

  最后~~荷王仙土,質感性質啥的和赤玉土非常的像啊,就是顏色深點……話說這是來自於峨眉山,也是天然土層挖掘而來純天然無燒制無添加~~
  本質應該是一樣的玩意,只是不同地區土質還是有點不一樣,所以具體成分和顏色等可能還是有點點差別。看某位大神的測試貼,好像是含氮量比赤玉土高很多(一般觀點,多肉植物不缺氮肥,所以緩釋肥也往往選擇高鉀低氮的奧綠A2),所以仙土的肥力算不錯。
  不過過篩得不如赤玉土、顆粒也分得不細用着不方便,所以賣相和宣傳都比不上,外加顏色比較深所以變色也不很明顯吧。
  ……價格…唔好像差不多嘛。本想用仙土代替赤玉的,看來偶想多了……作為老牌土,仙土似乎在蓮花荷花蘭花之類歷史比較久的綠植花友里還是無比有名的。還有很多人用仙土做水草泥或者給魚缸的水降酸。
  補充:
  說赤玉土無菌,個人推測大概是養分少所以不容易發霉長綠藻,但是在施肥或者其他配土含肥比較高、土又悶濕的情況下,赤玉土還是可能會輕度發霉和長綠藻的。(不過比輕石和蘭石的程度會輕一些,前幾天突然升溫,苗沒悶死,但有幾顆輕石直接變毛球了,崩潰。)
  另外施肥比較多的土還會出現類似水鹼的白色東東…之前就很奇怪本地水質非常好不說,同一批上盆的土,為啥有的返鹼有的沒事,后來才想起是有的緩釋肥加多了,有的加得少。(←施肥要謹慎、要薄肥啊…)
  補充2:
  minids花友問到:多肉不是喜歡酸性水質和土壤嗎?那混點鹿沼應該也挺合適的吧。還有弱酸和酸性的概念差別能否具體點
  雖然資料里沒說具體數值,但大概是指鹿沼的酸性比赤玉土強很多。(如果按照弱酸和酸的真正化學定義,又是指前者的是在溶液中不完全電離、電離出H+比較困難。)
  偶手頭沒有鹿沼土也沒有精密的PH測試儀器,只能估算了:查了下杜鵑適宜的土PH要求在4.5~6之間,鹿沼土的PH值大概就在這個范圍內吧。
  赤玉土偶查到的PH是6.9,無限接近中性(溶於水后,因為自來水很多地方是偏鹼性,所以有可能變成7或者7點幾),所以種植大部分植物都是OK的吧。
  補充3:
  又查到一段資料,在島國:
  “價格方面的話,最便宜的是赤玉土和鹿沼土,其次是輕石…”羡慕嫉妒恨!天朝的價格相反,赤玉土價格大概是輕石的3倍…_(:з」∠)_
  PS:鹿沼土和赤玉土還有一點明顯區別就是鹿沼土更輕,用來鋪面也需要小心澆水的時候被沖散,也有被大風吹走得嫌疑,但是澆水后的顏色非常的好看,很溫暖的金黃色。另外從性價比來看,毫無疑問…珍珠岩性價比最高。

點擊,購買花盆



多肉聯盟微信公眾號:drlmeng,期待您的關注
歡迎轉載,轉載請保留本文鏈接,謝謝。
本文標題: 赤玉土、鹿沼土、仙土之刨根究底
鏈接地址:http://www.drlmeng.com/chiyutu.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