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Linux下安裝和配置solr/tomcat/IK分詞器 詳細實例一.


在這里一下講解着三個的安裝和配置, 是因為solr需要使用tomcat和IK分詞器, 這里會通過圖文教程的形式來詳解它們的安裝和使用.
注: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謝謝.
關於設置IK分詞器的文章 IK分詞器: Linux下IK分詞器的安裝及配置

1, 解壓tar文件
首先我們在根目錄下建立一個solr目錄(使用命令: mkdir /solr): 


然后查看目錄是否生成成功: 


解壓solr/tomcat/IK 到solr文件夾下: 


因為IK壓縮包是zip格式的, 這里的解壓方式有些不同, 首先我們在solr目錄下在創建一個IK目錄, 然后解壓: 


最終的目錄結構: 


2, 查看solr目錄結構


這里面bin中有單獨的啟動項, 但是在真是開發項目中不會使用solr自帶的服務器而是使用tomcat, 原因是tomcat穩定.
所有核心的文件都在example這個目錄下.下面我們來看下lib的目錄:


3, 復制solr/solr-4.10.3/example/bin/ext 的jar包到apache-tomcat-7.0.47/lib下


復制ext下的jar包到 tomcat/lib下.


去tomcat包下看下是否復制成功:



4, 復制solr.war
首先找到war包位置: 


復制war包到tomcat的webapps下:


解壓solr.war到solr目錄下



刪除solr.war(注意: 解壓完成之后需要刪除solr.war, 因為tomcat每次啟動時都會重新解壓webapps下面的war包)


5, 配置web.xml下的solr 文件保存路徑


使用vim web.xml 來編輯配置文件:


小插曲: 在vim模式下大家是否知道怎樣顯示行號? vim 進入web.xml后, 使用shift加: 命令然后輸入set nu 回車即可: 



上面配置的: /solr/solr-4.10.3/example/solr 就是solr中保存數據的地方, 類似於我們的mysql保存數據的意思類似. 也叫作solr的家. 當我們配置完成后使用 shift z z 快捷鍵保存並退出即可.(當然還有其他快捷鍵例如wq, 這里我還是喜歡shift z z)


6,啟動tomcat

 

7, 查看tomcat 日志


查看到這里就說明我們的tomcat啟動成功了. 

啟動成功后我們就可以查看solr可視化界面了, 但是此時由於沒有配置IK分詞器, 所以當前的分詞結果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那么我會在下一篇博文介紹IK分詞器的配置: 
IK分詞器: http://www.cnblogs.com/wang-meng/p/5814798.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