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pp 的技術平台很多,如adobe phonegap、sencha touch、appcan(國產)、dcloud(國產)平台。我選擇了dcloud平台,原因:簡單,容易上手。
web app項目開發的技術架構:mui+php+mysql
前端: mui(view層/control層)
后端: php(model層/control層)+mysql(后端忽略)
搭建環境使用Hbuilder IDE(配套使用mui,里面可以mui創建模板,支持mui語法提示)
PS: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移動框架,如:SUI、Frozen UI、Ionic。
Hbuilder IDE新建一個web app項目。
接着創建app項目
看看項目目錄結構。
unpakage----這里存放的是打包后生成的apk或者app,還有一個生成不同尺寸icon圖標文件夾。
此圖是由下面的manifest.json的圖標配置生成的。
manifest.json---類似於android的manifest,但是比android的manifest更具有優越性,可以跨平台配置android、ios參數(主要是配置android,ios的沒有過多的設置),方便接入第三方sdk。
更多詳細的配置,請在manifest.json的代碼視圖配置。
現在來實現一下把web打包成本地app。
接着選擇生成什么平台的app。
這里我使用DCloud平台里面的證書(雲打包)
如果需要本地打包的話,就要生成證書別名、私鑰密碼、證書文件之后,填寫進去才可以打包。
證書別名、私鑰密碼、證書文件-----這個些是從原生的開發工具生成的,如:使用android studio 或者是 eclipse for android 生成一個keystore。(因為下載IDE太費勁,所以建議使用jdk里面的命令工具生成keystroe)
打包完成后,看項目目錄。
發現apk已經生成了。
PS:web app調試與原生app調試是一樣的,建議在真機運行,如果需要在電腦模擬運行的話,比較麻煩,需要下載對應的IDE,如:android stuido/Xcode 。
我用的是魅族手機,所以Hbuilder就是檢測不到我連接的設備。只能把應用打包成apk之后在手機運行。